[ xiāng suì ]1.周制,王畿郊内置六乡,郊外置六遂。诸侯各国亦有乡、遂,其数因国之大小而有不同。后亦泛指都城之外的地区。2.指乡大夫。
[ xiāng tíng ]1.乡中公舍。2.爵名。3.犹乡里,同乡的人。
[ xiāng tóu ]明 初 南京 的乡中役职。
[ xiāng tǔ ]本乡本土:~观念。~风味。
[ xiāng tǔ wén xué ]以反映某一地区生活为主要内容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
[ xiāng tǔ zhì ]地方志。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大渡河 流入 岷江(府河)处的西南岸,耸立着一座 嘉定 府城,那在乡土志上是称为‘海棠香国’的地方。”
[ xiāng tún ]1.指乡兵驻扎之处。2.乡团,乡兵。
[ xiāng wǎng ]向往;专心想望。乡,通“向”。
[ xiāng wéi ]科举时代士人应乡试的地方。亦代指乡试。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下》:“明年会试,经、子、史科,亦依乡闈分年。礼部尚书知贡举。”清 赵翼《奏旨准入鹿鸣筵宴》诗:“遂初岂意忽迁鶯,为歷乡闈两鹿鸣。”王闿运《中议大夫彭君墓志铭》:“及试乡闈,册名误嘉为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五校乡闈,颇称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