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仪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yí yǎn ]战国 时期纵横家 张仪 与 公孙衍 的并称。
[ yí yí ]仪态整肃貌。
[ yí yú ]皇后、妃嫔所乘的肩舆。其制依次稍有别。
[ yí yǔ ]仪容;器量。
[ yí yǔ ]1.仪禽。凤凰的别称。唐 无名氏《审乐知政赋》:“集九成而仪羽自降,立六变而致物斯定。”2.比喻美德善行可为人表率。语本《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孔颖达 疏:“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宋 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观夫二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臺阁,盖翩翩焉。”
[ yí yuàn ]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 yí zé ]法则。
[ yù yí ]1.浑天仪的别名。2.美好的仪容。
[ yí yí ]常礼,一定的仪式。
[ yì yí ]古代王者因事举行祭祀,例须预习威仪,谓之“肄仪”。
[ yóu yí ]古代测星的仪表名。
[ yún yí ]1.道教语。鬓发的别称。2.道教语。耳神名。
[ xiāng yí ]1.赞礼;司仪。《左传·昭公七年》:“公如 楚,郑伯 劳于 师之梁。孟僖子 为介,不能相仪。”《文选·张衡<东京赋>》:“伯夷 起而相仪,后夔 坐而为工。”薛综 注:“伯夷,唐 虞 时明礼仪之官也。”南朝 宋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六官眡命,九宾相仪。”2.容貌仪态。《太平广记》卷二三二引 五代 范资《玉堂闲语》:“炉顶上有一僊人,戴远游之冠,着云霞之衣,相仪端妙。”
[ zhǎn yí ]谓申其礼仪。
[ zǐ wǔ yí ]测定天体赤道坐标的仪器。镜筒安在东西方向的轴上,天体在子午圈上时,能从镜筒中看到,并从圆环的刻度上求出其赤道坐标。
[ xiǎo yí ]1.礼仪细节。汉 蔡邕《明堂月令论》:“鲁文公 废告朔而朝,仲尼 书讥之。《经》曰:‘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刺舍大礼而徇小仪。”《南齐书·檀超传》:“曲碎小仪,无烦録。”2.唐 代礼部主事的别称。唐 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宋 计有功《唐诗记事·王涣》:“大顺 中…… 赵光胤 自补衮拜小仪。”明 王志坚《表异录》卷十二:“唐 人以礼部员外郎为中仪,主事为小仪。”
[ yí zhāng ]仪节。
[ yí zhěn ]战国 时纵横家 张仪 陈轸 的并称。
[ yí zhèng ]仪鸾司大使的别称。
[ yí zhǐ ]仪表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