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gōng ]制弓的人。《艺文类聚》卷六十引《阙子》:“宋景公 使弓工为弓,九年来见。公曰:‘为弓亦迟。’对曰:‘臣不得见公矣。’曰:‘臣之精尽於弓矣。’献弓而归,三日而死。”汉 刘向《列女传·晋弓工妻》:“晋平 作弓,三年乃成。公怒弓工,将加以刑。”
[ jiān gōng ]1.在厂矿、工地等做工现场监督工作。2.做监工工作的人。
[ jí gōng ]非常精通或工巧。唐 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愚幼时尝嗜音……蚤起则嘐嘐譊譊以逮夜,又增以脂烛,烛不足则讽而鼓诸席。如是十年,以为极工。”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闺秀画》:“邢慈浄 髮绣大士极工。”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白石、梅溪、碧山、玉田 词,修饰皆极工。”
[ jūn gōng ]1.按日计酬,临时雇用的工人。2.乐工。
[ jūn gōng fū ]亦称“均土”。明 洪武 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征役的制度。每户有田一顷,则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的户,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后为里甲制所代替。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 jīng gōng chuán ]亦称“捕鲸母船”。主要用来对捕鲸船捕获的鲸进行加工的船。一般机舱设在尾部,驾驶室设在首部。上甲板宽广,是剖割鲸的场所;下甲板设加工间,制取鲸油、鲸肉、鲸粉等成品,并进行冷冻。满载排水量可达数万吨。除加工任务外,还给捕鲸船补充给养。
[ kāi gōng ]1.(工厂)开始生产。2.(土木工程)开始修建。
[ lǐ gōng ]理科和工科的并称。巴金《探索集·作家》:“她插队到农村住了九年,后来考上了大学,家里要她学理工。”
[ chāi zhàng gōng zī ]按企业收入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工资总额并在职工中进行分配的工资。凡按人平均分配者称“平均拆分”;凡按工种不同、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分配者称“分级拆分”。
[ chǎn yè gōng rén ]在现代工业生产部门中劳动的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力和骨干,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
[ bǎi gōng ]1.西周时指工奴,泛指手工业工人,各种工匠。2.众官,百官,古代官的总称。3.各种手艺(百,虚指,言其多)
[ bǎi gōng yá ]太平天囯 的手工业生产机构。金田 起义后不久在军中设立,定都 天京(今 江苏省 南京市)后,又加以扩充。设有典炮衙、典织衙、刷书衙等,因种类甚多,故统称“百工衙”。工匠的生活由“圣库”供给;各衙的领导官员由指挥、总制或监军担任。
[ chū gōng ]出发上工;出勤:时间不早了,该~了。他每天~,从不请假。
[ chū kǒu jiā gōng qū ]发展中国家为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在该区域内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集中建厂,产品全部或大部分供出口。
[ gù gōng ]1.雇用人做工:现在允许 私人~。2.受雇用的劳动者。
[ huàn gōng ]农业生产单位之间或农户之间在自愿基础上互相换着干活。
[ bàn gōng bàn dú ]1.一部分时间工作一部分时间在校学习。2.指一部分时间工作,一部分时间读书的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