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御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yù yī huáng ]牡丹花名。因其色如君王袍服之色,故称。清 钮琇《觚賸·牡丹述》:“御衣黄,俗名老黄,晓视甚白,午候转为浅黄,鶯然可爱。”亦省称“御黄”。宋 秦观《春词绝句》之三:“浅色御黄应好在,为谁还发去年枝。”
[ yù yī ]宫廷医师。
[ yù yíng shǐ ]官名。五代 时为皇帝出巡而设,掌行营守卫。至 南宋 初,为特要之职,以宰相兼领,总摄军政,后罢。《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天成 二年十月,从幸 汴州,为御营使。”《宋史·职官志二》:“建炎 元年,置御营司,以宰相为之使,仍以执政官兼副使……初以总齐行在军中之政……四年,詔自今宰相兼知枢密院事,罢御营使。”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建炎 初,按 景德 幸 澶州 故事,置御营使,以丞相领之,执政则为副使。”
[ yù yòng ]1.皇帝所用。2.比喻为反动统治者利用而做帮凶的:~工具。~文人。
[ yù yǔ ]统治天下。《南齐书·礼志下》:“方今圣历御宇,垂训无穷。”唐 白居易《长恨歌》:“汉 王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清 孔尚任《桃花扇·设朝》:“臣伏愿登庸御宇,早继高位。”
[ yù yuán ]谓君临天下。
[ yù yuàn ]皇帝、君主的花园。
[ yù yún ]乘云,驾云。
[ yù zhá ]亦作“御札”。帝王的书札;手诏。
[ yù zhài ]帝王亲征或出巡时驻跸的营寨。
[ yù zhàn ]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 yù zhàng ]1.官名。2.帝王的仪仗。3.帝王禁卫所用之棍杖。
[ yù zhàng ]1.御用之帷帐。2.帝王亲征时所宿的营帐。
[ yù zhě ]1.驾御车马的人。《仪礼·既夕礼》:“御者执策,立于马后。”《孟子·滕文公下》:“御者且羞与射者比。”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尔廼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覩一丽人,于巖之畔,廼援御者而告之。”2.侍从。《仪礼·既夕礼》:“御者四人皆坐持体。”郑玄 注:“御者,今时侍从之人。”《韩非子·内储说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后汉书·梁冀传》:“寿 见 宫,輒屏御者,託以言事,因与私焉。”《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元年》:“帝与昭仪坐,使御者 于客子 解篋缄,未已。”胡三省 注:“御者,侍者也。”3.谓值班的小吏。《礼记·文王世子》:“鸡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监之御者曰:‘今日之安否何如?’”郑玄 注:“御,如今小史直日矣。”
[ yù zhěn ]亦作“御胗”。即御医。
[ yù zhēn ]见“御诊”。
[ yù zhèng ]1.控驭使不偏斜。《管子·戒》:“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2.官名。北周 所置。《周书·申徽传》:“明帝 以御正任总丝纶,更崇其术为上大夫,员四人,号大御正,又以 徽 为之。”北周 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御正以官触父名,不拜。”《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二年》:“六月,乙酉,周 使御正 殷不害 来聘。”胡三省 注:“《周书·申徽传》曰:‘御正,任专丝纶’,盖中书舍人之职也。《北史·卢辩传》:‘武成 元年,增置御正四人,位上大夫。’考之《唐六典》则曰:‘后周 依《周官》,春官府置内史中大夫,掌王言,盖比中书监、令之任,后又增为上大夫……’然则为御正者,亦代言之职,在帝左右,又亲密於中书。杜佑《通典》:‘御正属天官府。’”3.官名。五代 宫中女官。《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至 庄宗 时,后宫之数尤多,有昭容,昭仪,昭媛,出使、御正……其餘名号,不可胜纪。”
[ yù zhèng ]指天子统理国政。
[ yù zhǐ ]圣旨。帝王的命令。亦以称上级的指示。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三:“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
[ yù zhì ]帝王所作、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