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政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xué zhèng ]1.教育工作。《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 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罸不少贷。”清 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 江 南学政。”2.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 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采访遗书》:“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不拘抄本刻本,随时进呈。”《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翰林院里的人都是清贵之品,将来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学政。”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他们派人到书院门口迎接钦差学政 张之洞。”
[ yào zhèng ]重大的政事。
[ yì zhèng ]以义服人的政治。
[ yīn zhèng ]1.指讲武、练兵之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古讲武练兵必于秋冬肃杀之时,故称。2.帝王后宫之事。
[ yǒu zhèng ]1.政事;政治。有,助词。2.有政事。3.指有善政。
[ yù zhèng ]参与国家大事。
[ tóng guāng xīn zhèng ]“洋务运动”的旧称。见“洋务运动”。
[ tóng huà zhèng cè ]指统治民族的统治者所实行的强制同化其他民族的政策。
[ tuī zhèng ]指古代质朴之政。
[ wáng zhèng ]1.失政。2.乱政。
[ xíng zhèng ]刑法政令。
[ yáng zhèng ]指宫廷以外的政事,国内政事。《国语·鲁语下》“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三国 吴 韦昭 注:“言天子与公卿因朝日以修阳政而习地德,因夕月以治阴教而糺天刑。”董增龄 正义:“《昏义》:‘天子理阳道,阳事不得,责见於天,日为之食。’则朝日所修,正指地产之阳德。”《后汉书·五行志三》:“安帝 永初 元年,雨雹。二年,雨雹,大如鸡子。三年,雨雹,大如鴈子,伤稼。刘向 以为雹,阴胁阳也。是时 邓太后 以阴专阳政。”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汉 儒集《礼经》,始阳政阴教,分属帝后。”
[ yì zhèng ]指驿站传递信件的业务。《清史稿·兵志十二》:“﹝ 光绪 ﹞三十九年,刘坤一、张之洞 条陈新法,谓驛站耗财,不如仿外人之邮政。邮政递信速,驛政文报迟。”
[ yì zhèng jú ]清 代传递文报函件办理邮务的机构。
[ yǐng zhèng ]郢正,斧正。明 黄中《重刻朱子年谱记》:“且身处孤陋,书籍不全,暂作 裨諶 之补,祈请诸君更为郢政。”清 魏际瑞《与子弟论文》:“人以文字就质于人,称曰‘正之’。忽念政者,正也。改称曰‘政’。又念正者必须删削,乃曰‘削政’。又念斧斤所以削也,转曰‘斧政’。又念善斧斤者莫如 郢 人,易曰‘郢政’。”
[ yí zhèng ]疑难的政事。
[ yǎng zhèng ]治理政事。
[ yǔ zhèng ]禹刑。
[ zhèng mò ]政治上的弊病。
[ zhèng néng ]政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