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āng sàn ]指成霜状结晶的白色药末。
[ pǔ sàn ]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语本《老子》:“朴散为器。”王弼 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唐 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王琦 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唐 刘知几《史通·六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
[ tōng guān sàn ]中成药名。由细辛、皂角制成。近代加入麝香、薄荷,可吹鼻,能取嚏开窍。适用于昏厥、牙关紧闭、痰涎壅塞,及中暑闷闭、昏迷等症。
[ wǔ líng sì sàn ]形容零星涣散。
[ xǐ sàn ]迁移疏散。《宋书·文帝纪》:“顷年岳牧迁回,军民徙散,廛里庐宇,不逮往日。”
[ xī sàn yuán sù ]没有形成独立矿床,而以杂质状态分散在其他矿物中的元素,如硒、碲、锗、镓、铟、铊等。
[ qiǎn sàn ]1.旧时机关、团体、军队等改组或解散时,将人员解职或使退伍:~费。2.解散并遣送所俘获的敌方军队、机关等人员:全部伪军立即缴械~。
[ rú niǎo shòu sàn ]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含贬义)。
[ sàn lüè ]1.疏略;不完备。2.指不完备的事物。
[ sàn mǎ ]1.谓把战马放散回山中。意谓战事不兴。2.太平天囯时期,广东、广西一带天地会队伍自称为马,称起事为起马,称解散为散马。3.游散之马。4.即散差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