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ēi gē ]古代 孤竹君 之二子 伯夷、叔齐 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采薇而食。饿且死,作《采薇之歌》。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 xiāo náo gē ]军乐名。相传 黄帝 命 岐伯 所作。
[ xián gē ]1.用琴瑟等弦乐器伴奏而歌唱:~一堂。2.指琴声歌声:一曲~。~阵阵。
[ xián gē zǎi ]《论语·阳货》:“子 之 武城,闻弦歌之声。”朱熹集注:“时 子游 为 武城 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后以“弦歌宰”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
[ xuǎn gē shì wǔ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同“选色征歌”。
[ xuǎn jì zhēng gē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 xù gē ]列于诗歌集或组诗前的诗篇。常用以叙述事情之缘起,交代写作意图和暗示主题等。
[ xiào yán gē xí ]歌舞欢笑的宴席。宋 柳永《看花回》词之二:“笑筵歌席連昏晝,任旗亭、斗酒十千。”
[ yān gē ]战国 时,燕 太子丹 命 荆轲 入 秦 刺 秦王,至 易水 上,高渐离 击筑,荆轲 慷慨作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见《战国策·燕策三》。后以“燕歌”泛指悲壮的 燕 地歌谣。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序:“燕 歌远别,悲不自胜。”唐 王勃《采莲赋》:“徘徊 郢 调,悽愴 燕 歌。”宋 梅尧臣《送李阁使知冀州》诗:“将军守 汉 法,壮士发 燕 歌。”清 唐孙华《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燕 歌慷慨无同调,吴 语绸繆即故乡。”
[ yān gē xíng ]乐府《平调曲》名。现存最早的是 三国 魏 曹丕 所作的二首,写的是行役之事。
[ yān gē zhào wǔ ]1.古燕赵人善歌舞,泛指美妙的歌舞。2.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 yǒng gē ]1.亦作“咏謌”。吟咏歌颂。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搢绅先生,以求咏謌其所志。”謌,一本作“歌”。唐 柳宗元《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君﹞以疾居家三年,復登于朝,遐邇咏歌,仍遇痼疾。”2.吟咏歌唱。《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夫读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明 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如 渊明 于下潠田舍穫,释鑱咏歌,翛然自适。”3.诗歌。《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已矣本生事,咏歌盈篋笥。”刘良 注:“咏歌谓平生所述文章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逸诗六篇笙歌》:“明帝 去 孔子 删诗之世未远,必见其辞,故得以播之咏歌。”清 戴名世《<李县圃唱和诗>序》:“子美 当 唐 室板荡,忧时感事,无可如何,而托之於咏歌。”
[ yǐng shì gē ]高雅优美的乐歌。唐 李商隐《镜槛》诗:“隐忍 阳城 笑,喧传 郢市 歌。”
[ yǐng zhōng gē ]1.指《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喻贤、不肖。2.指高雅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