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běn ]从根本上加以治理或解决。与“治标”相对。
[ zhì biàn ]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谓处理事务合宜。《韩非子·孤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絜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史记·酷吏列传》:“居官数年,一切郡中为小治辨。”2.治理。《荀子·王霸》:“万乘之国可谓广大富厚矣,加有治辨彊固之道焉,若是则恬愉无患难矣,然后养五綦之具具也。”宋 苏辙《李周陕西运使制》:“尔忠厚之性见纪於时,治办之才屡试以事。”3.备办。《红楼梦》第五三回:“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 和 凤姐儿 治办年事。”
[ zhì biāo ]只治理或解决表面的枝节的问题,而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与“治本”相对。
[ zhì bīng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孙诒让 正义:“中秋教治兵者,秋习兵之法也。”《三国志·魏志·辛毗传》:“窃闻 诸葛亮 讲武治兵,而 孙权 市马 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官人久于其职》:“古之治兵者,必治赋;古之治民者,必筹兵。”郭沫若《集外·蒐苗的检阅》:“例如我们 中国 的 周 代,在一年四季里也都是有军事上的操练的,春天的叫作振旅,夏天的叫着拔舍,秋天的叫着治兵,冬天的叫着大阅。”2.出兵作战。《国语·晋语四》:“晋 楚 治兵,会于中原,其避君三舍。”韦昭 注:“治兵,谓征伐。”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春秋 宣公 十五年,秦桓公 伐 晋,晋侯 治兵于 稷,以略 狄 土是也。”
[ zhì bìng jiù rén ]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 zhì bù ]谓修整仪态,行步中规矩。《资治通鉴·汉冲帝永嘉元年》:“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治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胡三省 注:“治步,言修治容仪,行步中规矩也。”按,《后汉书·李固传》作“冶步”,谓举止妖冶。参见“冶步”。
[ zhì cháo ]1.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在路门外,司士掌之,为每日视朝之所。2.政治清明的朝代。
[ zhì dá ]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谓之“治达”。
[ zhì dào ]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2.修筑道路。
[ zhì dì ]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