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ǐ huó ]1.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晋书·东海王越传》:“初,东嬴公 腾 之镇 鄴 也。携 并州 将 田甄、甄 弟 兰 ……等部众万餘人至 鄴,遣就穀 冀州,号为乞活。”2.逃亡求食的饥民。《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农 惧,率骑百餘奔 广宗,率乞活数万家保于 上白。”《宋书·王镇恶传》:“时有一人 邵平,率部曲及 并州 乞活一千餘户屯城南。”《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有 司马文荣 者,帅乞活千餘户屯 金墉 城南。”胡三省 注:“惠帝 时,并州 饥荒,其吏民随 东燕王 腾 东下,号曰乞活,是后,流徙逐粮者,亦曰乞活。”3.传说中的巨人。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僬侥氏 三尺,短之至也……若 翁仲、巨毋霸、苻秦、乞活、夏默 等,长不能过二丈。”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苻秦、乞活、夏默 等,啖肉三十餘斤,其人长至二丈。”
[ shén qì huó xiàn ]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 shuō sǐ shuō huó ]任凭如何说法。《花城》1981年第5期:“‘看吧--’孔丽丽 把照片塞过来,冲着 老崔头 的背影作了个怪相,‘老崔头 说死说活也不照。’”
[ sì qīng liù huó ]形容机灵干练。
[ tiě huó ]1.一般器物或建筑物上用铁制成的物件。2.制造和修理上述物件的工作。
[ shuǎ huó bǎo ]以滑稽的动作引人发笑。
[ xiǎo guò huó ]谓过着清贫而安逸的生活。
[ xià shēng huó ]指文艺工作者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中去体验生活。
[ yán zǐ shēng huó ]指蹩脚活儿。
[ tóng dòu ér jiā huó ]犹言铜斗儿家私。
[ tóng huó ]1.用于建筑物或器物上的铜制物件。2.修理、制作铜制物件的工作。
[ tóng huó zì ]铜制的印刷活字。公元1403年,朝鲜 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 明 代 弘治 正德 年间(1488-1521年),在 无锡、常州、苏州、南京 一带曾广泛应用铜活字印书。清 雍正 四年(1726年),武英殿 曾用铜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亦省称“铜字”。《清会典事例·内务府三十·武英殿库作》:“铜字库,库掌一员,拜唐阿二名,专司铜字铜盘及摆列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