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 pín ]安贫。《南史·张充传》:“充 生平少偶,不以利欲干怀,三十六年,差得以栖贫自澹。”
[ xià pín ]极穷;亦指极穷的人。《管子·度地》:“令甲士作隄大水之旁……令下贫守之。”《后汉书·明帝纪》:“又郡县每因徵发,轻为姦利,诡责羸弱,先急下贫。”《南齐书·武帝纪》:“凡下贫之家,可蠲三调二年。”《南史·循吏传·何远》:“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 shě pín ]施舍财物给贫困的人。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可怜见俺无捱无倚,无主无靠,卖了亲儿,无人养济。长街市上可有那等捨贫的爹爹妳妳呵!”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有那等捨贫的财主波,救济俺老两口儿佛囉。”
[ shuǎ pín zuǐ ]不顾对方是否愿意听而说些无聊或玩笑的话。
[ yī pín rú xǐ ]形容穷得像被水冲洗过似的,一无所有。
[ yuán xiàn pín ]原宪,孔子 弟子,为古之清高贫寒之士。
[ xián pín ài fù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xī lǎo lián pín ]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也说怜贫惜老。
[ zhèn qióng xù pín ]救济贫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