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赤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chì shū ]即赤小豆。
[ chì shú ]北齐 时民间私铸钱名。
[ chì shuāng páo ]传说中神仙穿的长袍。
[ chì shuǐ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
[ chì sōng ]1.即 赤松子 。《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与天地统。” 汉 王充 《论衡·无形》:“ 赤松 、 王乔 ,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 赤松子 ”。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 金华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金华县 有 赤松涧 , 赤松子 游 金华山 ,以火自烧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华县 北有 赤松山 ,相传 黄初平 叱石成羊处。 初平 号 赤松 ,故山以是名。”参见“ 赤松子 ”。2.亦作“ 赤诵 ”。复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吾姓为 赤松 ,名 时乔 ,字 受纪 。”《宋书·符瑞志上》作“赤诵”。3.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 chì sōng zǐ ]1.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閒事,欲从 赤松子 游耳。”司马贞 索隐引《列仙传》:“神农 时雨师也,能入火自烧,崑崙山 上随风雨上下也。”《淮南子·齐俗训》:“今夫 王乔、赤诵子 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高诱 注:“赤诵子,上谷 人也,病癘入山,导引轻举。”《汉书·古今人表》:“赤松子,帝嚳 师。”宋 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赤松子 者,炎帝 之诸侯也,既耄,移老 襄城,家于石室……《神仙传》云:‘赤松子 者,服水玉,神农 时为雨师,教 神农 入火……而《列仙传》有 赤松子舆 者,在 黄帝 时啖百草华,不穀,至 尧 时为木工,故传谓 帝俈 师之。又云 尧 师之。而道亦有 黄帝 问 赤松子《中戒》等经,此 张良 所以愿从之游,非末代之数矣。’”明 何景明《张良》诗:“一遇 黄石公,还从 赤松子。”2.相传为 晋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据 晋 葛洪《神仙传》载: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 金华山 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 初起 行山寻索,历年不得。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 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 乃弃家从 初平 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於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復还去。初平 改字为 赤松子,初起 改字为 鲁班”。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引作“黄初平”,并云:“今 婺州 金华山 赤松观 乃其飞昇之地。”宋 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酈氏《水经》亦谓 赤松子 游 金华山,自烧而化……乃 皇初平 尔,初平 亦 赤松子 也。”
[ chì sōng zǐ yú ]见“赤松子”。
[ chì sòng ]见“赤松”。
[ chì sòng zǐ ]见“赤松子”。
[ chì sū ]紫苏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苏》。
[ chì táng ]一种野生的梨树,果实赤色。又名杜、杜梨、甘棠或棠梨。
[ chì tāo ]红色丝绦。
[ chì téng ]又名红藤。产南方山中,皮赤色,古代用以作杖。煮汁服之,可驱虫利便。
[ chì tí ]浅红色。
[ chì tǐ ]光身,不穿衣服。
[ chì tǐ shàng zhèn ]不穿盔甲,裸露上身出阵交战。事本《三国演义》第五九回:“許褚 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來與 馬超 决戰。”后比喻不顾一切、猛打猛冲的作风。鲁迅《华盖集续编·空谈》:“许褚 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
[ chì tiān ]1.指南方之天。旧谓九天之一。2.白天。
[ chì tiáo jīng guāng ]光身。比喻空无所有。
[ chì tiáo tiáo ]状态词。形容光着身体,一丝不挂,毫无遮掩。
[ chì tiě ]1.烧红的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冢室悍甚,日以鞭箠从事,輒以赤铁烙胸乳。”2.指血与铁,比喻暴力。清 秋瑾《宝剑歌》:“千金市得寳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参见“赤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