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 tūn ]亦称“齐虚”。木名。油橄榄。出 波斯国,亦出 拂林国。
[ qí wán ]1.齐地出产的白细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2.借指团扇。
[ qí wán lǔ gǎo ]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qí wán sù ]春秋 齐 地出产的一种白细绢。
[ qí wáng shě niú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qí wù ]1.春秋、战国时老庄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庄子的《齐物论》中。2.使万物生长齐整。
[ qí wù lùn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 qí xī tè ]亦称“齐赫特”。蒙古 的一种异兽。清 张尚瑗《石里杂识·齐希特》:“蒙古 贡兽,名齐希特,能知人语。”《清史稿·太宗纪二》:“﹝ 崇德 二年﹞闰四月癸卯,蒙古 贡异兽,名齐赫特。”
[ qí xī ]古代诸侯缔结盟约时用作祭品的纯色牲畜。《左传·昭公十三年》:“晋 礼主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牺而布诸君,求终事也。”杜预 注:“齐牺,齐盟之牺牲。”
[ quán jūn lì qí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 róu qí ]药性平和的方剂。齐,“剂”的古字。
[ shàng jì ]1.指青铜(铜锡合金)中含锡量少于四分之一者。2.上等饮料。3.向上升。齐,通“躋”。
[ shè zī ]提起衣摆。古时官员升堂时谨防踩着衣摆,跌倒失态。表示恭敬有礼。
[ shuō bù qí ]说不定。《红楼梦》第八七回:“妹妹,这可説不齐。俗语説:‘人是地行仙。’今日在这里,明日就不知在那里。”《红楼梦》第一○四回:“雨村 道:‘如今老先生仍是工部,想来京官是没有事的。’贾政 道:‘京官虽然无事,我究竟做过两次外任,也就説不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