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印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yìn xìn ]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
[ yìn xíng ]印刷并发行:~单行本。那本词典已~上百万册。
[ yìn yā ]指印章和押字。
[ yìn yán ]一种呈方形结晶的食盐。盐粒较大。
[ yìn yàng ]印出的字样。
[ yìn yóu ]专供印台用的液体,有红、蓝、紫等色。
[ yìn yuè ]印匣的钥匙。
[ yìn zào ]印刷制作。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以后印造……末后附一页,记明某年某月限定印造一百部。”曹靖华《飞花集·哪有闲情话年月》:“鲁迅 先生印造的《引玉集》出版后,从画到文字,都曾细看过。”
[ yìn zhāng ]印刷工作量的计算单位。一印张是全张纸一张的单面印刷,折合为半张纸的两面印刷。也是计算印刷用纸量的单位。一印张的纸是全张纸的一半;一令纸(五百张)等于一千印张。
[ yìn zhāng xué ]考古学的一个部门。收集整理古代印章,考释印文,研究印章形制的变革。除与古文字学、篆刻学密切相关外,对研究古代文书制度、官制和地名的变迁,以及鉴别历史文件的真伪,都有一定的帮助。
[ yìn zhào ]执照,凭证。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宜咨抚臣,开諭军民,自备工本,官给印照,俾永为己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咸丰三年十二月丙申发出“上谕”一》:“城内接应之人又被搜杀,贼匪又得印照,可以影射。”
[ yìn zhèng ]见“印证”。
[ yìn zhèng ]1.证明与事实相符:事情的发展~了他的预见。2.用来印证的事物。
[ yìn zhèng ]见“印证”。
[ yìn zhǐ ]旧时官府印发的各种表、簿以及证件等。《旧唐书·食货志下》:“市牙各给印纸,人有买卖,随自署记,翌日合算之。”《宋史·何承矩传》:“御书印纸,録其功最。”《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州县官吏劝民垦田,悉书其数於印纸,以俟旌赏。”
[ yìn zhǐ lì zǐ ]宋 制,外任官员赴任时,朝廷发给印有各种项目的记录册,由官员于任上填写,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根据,称“印纸歷子”。《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祖宗留意考课之法,王安石 始罢之。望遵 太宗 故事,应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御前印纸歷子。至于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每攷令当职官吏从实批书,任满精覈。”亦省称“印歷”。参见“印歷”。
[ yìn zhì ]书刊的印刷制作。
[ yìn zhū ]印泥。
[ yìn zhuàn ]1.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故称。2.盖印后留下的印文。
[ yìn zhuàng ]事先印制的列有某些项目供填写使用的公文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礼院故事,常须为印状,列署众衔;或非时中旨访问,不暇徧白礼官,则白判寺一人书填印状,通进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