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é jūn ]1.胁持国君。2.被胁持的国君。
[ xiàn jūn ]1.古代妇人封号。晋 已有此称。唐 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 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 制与 唐 制同。明 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晋书·后妃传上·宣穆张皇后》:“魏 正始 八年崩,时年五十九,葬 洛阳 高原陵,追赠 广平县君。”唐 韩愈《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母曰 太原县君。”宋 王明清《春娘传》:“太守谓 玉 曰:‘汝今为县君矣,何以报我?’”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室人》:“﹝ 宋 ﹞ 政和 中,改郡县君号为七等……县君为室人、安人、孺人。”2.命妇的通称。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鶯鶯 已是县君,君瑞 是玉堂学士。”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若是得了官呵!金冠霞帔,駟马高车,你便是夫人县君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我县君即是街南 赵大夫 的妻室。”
[ tiān dì jūn qīn shī ]君,皇上;亲,双亲。旧时教育子弟,供一木牌,上写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为人生最须尊崇、服从者。
[ tóng jūn ]1.传说为 黄帝 时医师。曾采药于 浙江省 桐庐县 的 东山,结庐桐树下。人问其姓名,则指桐树示意,遂被称为 桐君。南朝 梁 陶弘景《〈本草〉序》:“又云,有 桐君《採药録》説其花叶形色。”宋 司马光《药圃》诗:“山相慙多识,桐君 未徧知。”一说,为传说中古仙人。晋 王嘉《拾遗记·魏》:“道家云:‘昔仙人 桐君 採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鷄,舂碎为药,服之者令人有声气,后天而死。’”唐 皎然《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却忆 桐君 老,俱还 桂父 年。”2.琴的别称。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 wàn dàn jūn ]本指 汉 石奋。后亦称一家五人官至二千石者或一家多人为大官者为“万石君”。参见“万石”。参阅 清 赵翼《陔馀丛考·六万石君》。
[ xiǎo jūn ]1.周 代称诸侯之妻。《春秋·僖公二年》:“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 哀姜。”《穀梁传·庄公二十二年》:“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周 制诸侯曰国君,妻曰小君。”2.称皇后。《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至冬,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选。”3.对无亲族关系的长辈或所尊敬者之妻妾的尊称。《晋书·陶侃传》:“﹝ 张夔 ﹞妻有疾,将迎医於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 独曰:‘资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乃请行。”宋 陆游《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似闻后院思遗爱,掩泪人人説小君。”清 钮琇《觚賸·陶庵刚正》:“孟阳(程孟阳)出海棠小笺示 黄(黄藴生),黄 询唱者为谁,孟阳 曰:‘宗伯(指 钱谦益)如君 柳夫人 作也。子於帖括之暇,试点笔焉。’陶庵(黄藴生 号)变色曰:‘忝居师席,可与小君酬和乎?’”
[ xiǎo láng jūn ]1.旧时称人家的年轻儿子。亦称其中之最小者。清 王芑孙《碑版广例·东魏·碑颂修庙之人例》:“《东魏敬史君碑》……书太守 敬忻 之子为小郎君。”《水浒传》第四八回:“小郎君 祝彪 骑一匹劣马,使一条长枪,自引五百餘人马,从庄后杀将出来。”2.旧时对青年男子的敬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又顾生曰:‘小郎君好焚香也。’”
[ wén chāng dì jūn ]亦称“文昌帝”。亦称“文昌君”。即 梓潼帝君。《明史·礼志四》:“梓潼帝君 者,记云:‘神姓 张 名 亚子,居 蜀 七曲山,仕 晋 战没,人为立庙。唐 宋 屡封至 英显王。道家谓帝命 梓潼 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 元 加号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热如火,福德君,庸人父母;冷如冰,文昌帝,秀士宗师。”清 袁枚《新齐谐·七盗索命》:“今年除夕,渠之姓名将被 文昌君 送上天榜。”清 恽敬《文昌宫碑阴录》:“文昌帝君 之祀,不知其所始。”参见“梓潼帝君”。
[ wén chāng jūn ]见“文昌帝君”。
[ xīn jūn ]新即位的国君。《左传·昭公十年》:“既葬,诸侯之大夫欲因见新君。”《吕氏春秋·恃君》:“是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彤弓卢矢,新君膺九命之锡;白马侯服,旧主蒙三恪之礼。”
[ xīn láng jūn ]指新进士或新及第者。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薛监 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行李萧条,前导曰:‘迴避新郎君!’”宋 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诗之二:“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新郎君,唐 人自称新获第者。”
[ yīn jūn ]阴间之主, 阎罗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水南有《豫州从事皇毓碑》,殞身州牧,阴君之罪,时年二十五。”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潞王当帝》:“阴君曰:‘汝无他过,今放还。’”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酆都阴君》:“阴君以炼丹济人。”
[ yuè jiǎ míng jūn ]忠君爱国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