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āng huāng jí jí ]见“慌慌促促”。
[ jùn jí ]1.湍急。2.濬急:水深而急。
[ kē jí ]苛刻而急切。《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三年》:“嘉 以时政苛急,郡国守相数有变动,乃上疏。”《宋史·王嗣宗传》:“侍御史 路冲 知州事,为政苛急,盗贼羣起。”明 张居正《答巡抚郭华溪书》:“此事若非县令苛急,贼亦未必遽叛。”田志松《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 秦 末,由于徭役苛急……激起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 kè jí ]苛刻严峻。《汉书·酷吏传·严延年》:“闻 延年 用刑刻急。”《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陆长源 ﹞性刻急,恃才傲物。”
[ qíng jí ]因为希望马上避免或获得某种事物而心中着急:~智生(心中着急而突然想出聪明的办法)。一时~,做出失礼的事来。
[ qíng jí zhì shēng ]情况紧急时,突然想出应变的好办法。
[ rán méi zhī jí ]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 rén jí wēi qīn ]指人到危急时则想投靠亲友。
[ shì jí wú jūn zǐ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