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àn mài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脉搏浮散,稍按即无,常见于气血耗散而致虚脱之症,多属危候。
[ sǎn màn ]1.随随便便,不守纪律:自由~。2.分散;不集中:文章~凌乱,层次不清。
[ sàn mèn ]排遣烦闷:~消愁。到公园散散闷。
[ sàn mín ]1.普通老百姓。2.离散之民。3.闲散无事之民。
[ sàn míng ]散杂的名称。指各种事物的名称。
[ sǎn mù ]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庄子·人间世》:“匠石 之齐,至於 曲辕,见櫟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北周 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覊臣从散木,何以预中天?”唐 戴叔伦《酬赠张众甫》诗:“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宋 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之二:“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 sàn nán ]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男爵。详“散侯”。
[ sàn pàn fā ]南朝 时发式,起于 齐 宫,行于民间。
[ sàn piàn ]指古书之残存部分。《四库全书总目·圣谕》:“乾隆 四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奉上諭,据四库全书馆总裁将所辑《永乐大典》散片各书进呈,朕详加披閲。”
[ sàn pǔ ]1.亦作“散朴”。失去质朴。2.见“散朴”。
[ sàn qí ]1.亦作“散斋”。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2.谓斋戒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