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n bǎn ]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一般只能坐两三个人;海军用的较窄而长,一般可坐十人左右。
[ sǎn bǎn ]1.〈方〉散架,分开。2.一种京剧板式。节奏自由,可据唱词内容自由发挥。如西皮散板、二黄散板。
[ tà bǎn ]1.固定在回廊栏杆下部供人小憩的榻形长板。2.床前贴近地面的踏脚板。3.橱柜下层的搁板。
[ tà bǎn ]1.车、船等上面供人上下用的板。2.旧式床前供上下床脚踏的板,有腿,像长而宽的矮凳。有的地区叫踏凳。3.运动场上供跳远起跳用的板。4.缝纫机、水车等下部用脚蹬的板状装置。
[ tà chuáng bǎn ]指床前的踏脚板。
[ tà jiǎo bǎn ]1.地板。2.安置于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3.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 tiě jiǎo bǎn ]指善于走路的脚,也指善于走路的人。
[ tú bǎn ]制图时垫在图纸下面有一定规格的木板。
[ tuō qiāng luò bǎn ]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洪深《青龙潭》第二幕:“林先生 是有道德学问的人,来到村里七八年,不曾做过一桩脱腔落板的事,村里人都敬重他。”
[ qiāo qiāo bǎn ]儿童游戏用具,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间装上轴,再装在支柱上,两端坐人,一起一落游戏。
[ qiāo kāi bǎn bì shuō liàng huà ]谓把话直接讲明,不兜圏子。
[ shēn bǎn ]身体;体格:他七十多了,~儿还挺结实。
[ shū bǎn ]亦作“书版”。以雕板印刷术印书的底板。宋 苏轼《乞赐州学书板状》:“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以市易书板赐与州学。”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杭州 严曙声 烺 赠云:‘但见 三吴 书板盛,不知十载选楼忙。’”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河南 久被兵火,未知书版不散失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