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dìng ]1.政治安定。2.点窜改定。
[ zhì fán ]月计。核计一个月的会计文书。
[ zhì fú ]1.办理丧事。2.准备行装。3.制服。
[ zhì gàn ]处理政务的干才。《南齐书·刘绘传》:“南康 是三州喉舌,应须治干,岂可以年少讲学处之邪?”
[ zhì gōng ]1.谓制订法则并有效实施之政绩。2.泛指治理国家的政绩。
[ zhì guān ]1.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周礼·天官·序官》:“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郑玄 注:“自大宰至旅下士转相副贰,皆王臣也。”《书·周官》:“﹝ 周王 ﹞归于 宗周,董正治官。”2.治理百官。《管子·君臣上》:“治官化民,其要在上。”汉 刘向《说苑·君道》:“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3.尽职。《左传·成公十五年》:“华元 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 晋。”
[ zhì guō ān bāng ]犹治国安邦。
[ zhì guó ān bāng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zhì hài ]治害,汉语词语,意思是谋害出自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