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óng qū ]1.穷尽;极尽。《吕氏春秋·安死》:“智巧穷屈,无以为之。”高诱 注:“穷,极;屈,尽。”《吕氏春秋·勿躬》:“是故圣王之德,融乎若日之始出,极烛六合,而无所穷屈。”2.屈从,听使唤。《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九年》:“上所赐奴婢,卒不肯穷屈,奏请纳之,悉自市寒贱可制指者。”3.困厄。清 刘大櫆《与吴阁学书》:“明公不嗤笑以为狂惑,而悯其穷屈,施之赏叹。”清 吴定《答任幼直先生书》:“邂逅之交,情逾故旧,矜我穷屈,吁叹再三。”
[ qióng quán ]1.犹九泉。指墓中。2.谓掘地及泉。3.深泉。指井中。
[ qióng rì ]1.尽一整天的时间;终日。2.指癸亥日。
[ qióng rì luò yuè ]谓夜以继日。明 高攀龙《光州学正薛公以身墓志铭》:“研經訂史,未嘗不窮日落月。”
[ qióng rǒng ]犹言穷忙。多用于自谦之词。
[ qióng sāi ]穷困;穷屈不通;荒远的边塞。
[ qióng sāng ]1.传说中古帝 少皞氏 所居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 有四叔,曰 重、曰 该、曰 修、曰 熙,实能金、木及水。使 重 為句芒,该 為蓐收,修 及 熙 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 穷桑,此其三祀也。”杨伯峻 注:“《尸子·仁意篇》:‘少昊 金天氏,邑于 穷桑。’《帝王世纪》云:‘少昊 邑于 穷桑 以登帝位,都 曲阜,故或谓之 穷桑帝。’”2.传说中的巨桑。晋 王嘉《拾遗记·少昊》:“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
[ qióng shā ]荒凉的沙漠。唐 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亘絶漠以销魂,委穷沙而丧胆。”唐 窦常《谒诸葛武侯庙》诗:“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清 昭槤《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时战争连年,虏氛甚恶,穷沙万里,雪没马鼻。”
[ qióng shān ]1.深山。2.荒山。参见“穷山恶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形容自然条件很差,物产不丰富的地方:把~改造成了米粮川。
[ qióng shān jié zé ]谓遍搜山林川泽。《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麟,人罕識之獸也,以見公之窮山竭澤而盡取,至於不識之獸,皆搜索而獲之。”
[ qióng shān pì rǎng ]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