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g xián ]1.推举有贤德的人。参见“兴能”。2.发扬贤德。
[ xián xíng ]美善的德行。《韩非子·南面》:“人主使人臣虽有智能,不得背法而专制;虽有贤行,不得踰功而先劳;虽有忠信,不得释法而不禁:此之谓明法。”《史记·赵世家》:“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於 秦 也。”明 李开先《贺西楼金封君暨孺人寿同七十序》:“抚按交疏其贤行,将转而之内,官阶日峻,而名日益起,不但光復故物云耳。”唐才质《唐才常烈士年谱》:“祖母 谭太夫人,母 邱太夫人,皆有贤行,为乡里所称。”
[ xián yì ]贤良美好。亦指贤美的人。《后汉书·西域传论》:“余闻之后説也,其国则殷乎中土,玉烛和气,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觅灯因话·翠娥语录》:“自来人议 魏 晋 浮靡,人物放旷,自妾观之,殊觉贤懿。”《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懿德皇后,享封大国,作配先朝,虽不及临御之期,已夙彰贤懿之美。”
[ xián yǒng ]贤能勇敢。《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 将 李信 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 燕太子 丹 至於 衍水 中,卒破得 丹,始皇 以为贤勇。”
[ xián yǒu ]1.良友。2.用为对他人朋友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