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é chéng ]在城的一角修筑的斜向的城墙。《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元三年》:“序(朱序)母 韩氏 闻 秦 兵将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为不固,帅百餘婢及城中女丁筑邪城於其内。及 秦 兵至,西北隅果溃,众移守新城,襄阳 人谓之 夫人城。”参阅《晋书·朱序传》。
[ xié chǐ ]亦作“邪哆”。放佚不正的行为。
[ xié cí ]1.亦作“ 邪词 ”。2.不合正道的言论。《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七国以前皆良史乎?而史墨之邪词,纪於《左氏》焉。”
[ xié dàng ]1.亦作“邪盪”。放荡不正。2.见“邪荡”。
[ xié dùn ]《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后以“邪遁”谓言词不合正道而隐伏诡谲。
[ xié è ](性情、行为)不正而且凶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