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ǚ sì ]女市,妓院。《新唐书·西域传上·龟兹》:“葱岭 以东俗喜淫,龟兹、于闐 置女肆,征其钱。”
[ nǚ xiù ]星宿名。也称须女、婺女、为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星之第三宿,有四星,属宝瓶座。
[ nǚ tóng ]1.谓少女。汉 刘向《列女传·楚处庄侄》:“有一女童,伏于帜下,愿有謁于王。”《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女童入殿,咸莫觉知。”2.称未成年女子。《西游记》第五九回:“行者 上前迎着,合掌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
[ nǚ wā ]中国神话人物。传说她是人类的始祖,曾炼五色石补天,折断鳌足支撑天的四极,治理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是古代神话中征服自然的女神形象。见《太平御览》和《淮南子》。娲(wā)。
[ nǚ wū ]以装神弄鬼、搞迷信活动为业的女人。也叫巫婆。
[ nǚ xī ]小婢。宋 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戏作》:“安知如今有乐事,能使女奚飞玉觥。女奚年小殊流俗,十月单衣体生粟。”宋 梅尧臣《秋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女奚特扣关,问疾提山笠。”
[ nǚ xiān ]女先生。旧称以算命、说书等为业的女子。
[ nǚ xiàng rú ]汉 司马相如 长于辞赋,后人因称有才华能诗文的女子为女 相如。
[ nǚ xiào shū ]1.唐 成都 名妓 薛涛 有文才,时人呼为女校书。唐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 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后世因以称妓女而能文者。清 全祖望《钱尚书牧斋手迹跋》:“黄忠烈公 见诸弟子有与女校书诗者,輒戒之。”2.喻女才子。明 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 女 班姬 女校书。”明 商景兰《赠闺塾师黄媛介》诗:“才华直接 班姬 后,风雅平欺 左氏 餘……今朝把臂怜同调,始信当年女校书。”
[ nǚ xìng ]1.人类两性之一,能在体内产生卵子。2.妇女:新~。
[ nǚ xiù cái ]1.旧时对通经义能诗文的女子的美称。2.女官名。3.科举时代的科目名称。
[ nǚ xū ]1.亦作“女须”。屈原 之姐。《楚辞·离骚》:“女嬃 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王逸 注:“女嬃,屈原 姊也。”郭沫若《女神·湘累》:“﹝ 屈原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其姐 女须 扶持之。”2.后以为姊的代称。宋 姜夔《探春慢》词序:“予自孩幼从先人宦於古 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復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 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宋 姜夔《浣溪纱》词序:“予女须家 沔 之 山阳,左 白湖,右 云梦。”清 黄遵宪《送女弟》诗:“粥粥扰群雌,申申詈女嬃。”
[ nǚ xù ]1.亦作“女婿”。女儿的丈夫。2.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