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ěi zhì ]远大的志向。明 方孝孺《送李宗鲁序》:“临海 李宗鲁,年二十餘,奇杰有伟志。入太学,贫不能自给,人不见其有困容。”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xíng fǎ zhì ]旧时纪传体断代史中以综述刑法为内容的篇目。
[ yǎ zhì ]平素的意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关内侯 王祥 履仁秉义,雅志淳固。”宋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明 高启《咏隐逸》之一:“子平 谢累辟,雅志在隐居。”沉昌直《<柳溪竹枝词>序》:“独是予也不才,分湖 故事,雅志搜罗。顾以年年奔走,百无一成。”
[ yí shān zhì ]移去大山的志气。比喻宏伟大志。
[ yǐn jū qiú zhì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 yǒu zhì wú shí ]有抱负而时运不济。
[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只要有志气,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竟:终于。
[ yí zhì ]犹养志。 汉 班固 《幽通赋》:“ 纪 ( 纪信 )焚躬以卫上兮,皓(四皓)颐志而弗倾。” 南朝 陈 张正见 《应龙篇》:“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 卷盦 《<蔽庐丛志>序》:“文学权舆,导源於‘六经’,滥觴於诸子:《诗》、《书》、《左》、《国》,文采烂然;《荀》、《列》、《老》、《庄》,颐志玄览。”
[ yì zhì ]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薄弱。~坚强。不屈不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