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牛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niú wān ]牛拉东西时搭在颈上的人字形弯木。
[ niú wáng ]1.牛神。2.佛的异名。喻佛有运载众生的大力。
[ máo niú ]即牦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 máo niú ]即牦牛。髦,通“牦”。
[ mǎ bó niú sōu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 mǎ bó niú sōu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 qí niú ]供祭祀用的牛。
[ qí wáng shě niú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qián niú ]亦作“潜牛”。生活在南方江河中的野牛。
[ nǚ niú ]织女星和牵牛星。
[ quán niú ]完整的牛。《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用以喻技艺熟炼,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唐 窦臮《述书赋》:“谢氏 三昆,尚草特峻,犹注飞涧之瀑澑,投全牛之虚刀。”《丹铅续录·半豹》引 唐 李商隐 四六启:“学殊半豹,艺愧全牛。”
[ sāo niú ]未阉割过的公牛。
[ shuǐ niú ]牛的一种,角粗大弯曲,作新月形,毛灰黑色,暑天喜欢浸在水中,吃青草等。适于水田耕作。
[ shù niú ]春秋 时 鲁 叔孙穆子 与 庚宗 妇人所生之子,号曰“牛”,官为“竖”,称“竖牛”。颇受宠爱,年长,使参与政事,后酿成祸乱。见《左传·昭公四年》和《昭公五年》。《淮南子·说林训》:“叔孙 之智,欺於 竖牛。”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叔孙豹 之暱 竖牛 也,祸成於 庚宗。”清 袁枚《随园随笔·术数》:“叔孙豹 梦天厌己,而得 竖牛 之祸。”
[ liǎng qí niú ]比喻同时依附对立的两方。
[ lòu bái dì niú ]驯养日久听人役使的耕牛。佛教用以比喻皈依佛法者。《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安 在 潙山,三十年来,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入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箇露白地牛,常在人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也。”亦作“露地白牛”。宋 黄庭坚《作浩然词赠何造诚》:“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亦省作“露地牛”。宋 朱熹《借韵呈府判张文既以奉箴且求教药》:“飞腾莫羡摩天鵠,纯熟须参露地牛。”
[ lù dì bái niú ]见“露白地牛”。
[ lù dì niú ]见“露白地牛”。
[ měi niú ]小牛。
[ māng niú ]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