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ě jiǎ jīn gē ]借指武职、军人。
[ tóng jiǎ ]1.谓同等坚固的铠甲。《管子·大匡》:“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尹知章 注:“同甲,谓完坚齐等。”2.同龄。同龄者其出生之年的甲子必同,故称。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书》:“成都 风物,非老者所宜。仲仪 虽为同甲,然心意壮鋭,谅可为乐,难以病夫忖度也。”宋 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旧游到处皆苍蘚,同甲惟君尚黑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翁有女,小字 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
[ tóng jiǎ huì ]同龄者的聚会。宋 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文潞公 保 洛 日,年七十八,同时有中散大夫 程珦、朝议大夫 司马旦、司封郎中致仕 席汝言,皆年七十八,尝为同甲会,各赋诗一首。”按,明 许潮 有《同甲会》杂剧,即写此故事。
[ qì jiǎ dǎo gē ]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
[ qì jiǎ fù nǔ ]丢弃铠甲,背起弓弩。形容战败。
[ qì jiǎ tóu gē ]丢下盔甲,扔了武器。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 qì jiǎ yè bīng ]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
[ qì jiǎ yú sāi ]《左传·宣公二年》:“宋 城,华元 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復,于思于思,弃甲復来。’”杜预 注:“于思,多鬢之貌。”本为 宋 筑城者讥笑络腮胡子败将 华元 之语,后用“弃甲于思”戏谑应试落第。清 赵翼《慰蕺园下第》诗:“生花不律行将秃,弃甲于思忍復来。”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其《题号舍》诗曰:‘年年弃甲笑于思,依旧青鞋布袜来。’”
[ xià jiǎ ]金 代,女直 进士考试,殿试成绩的第三等。《金史·选举志二》:“女直 进士。大定 十三年,皆除教授。二十二年,上甲第二第三人初除上簿,中甲则除中簿,下甲则除下簿。”
[ qín jiǎ ]拨动琴弦的指甲,后常削竹以代之。
[ ruǎn jiǎ ]以柔软而韧的物品制成的护身战服。
[ shēn huái liù jiǎ ]六甲,传说为天帝造物之日。后因以“身怀六甲”谓妇女怀孕。
[ shuì jiǎ ]脱掉铠甲。税,通“捝”、“脱”。
[ shòu jiǎ ]授予甲冑。《左传·昭公八年》:“闻 彊氏 授甲将攻子,子闻诸?”《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及难作,太宗 在 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