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n xiàng ]1.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2.文物典章制度。3.文字。以象形字最原始,故云。
[ xī xiàng ]1.犀牛和象。2.犀角和象牙。
[ xī xiàng guǎn ]用犀角、象牙制成的笔管。
[ xǐ xiàng ]明 清 时 北京 习俗,每年六月初伏在护城河内为宫廷所养的象洗澡。清 屈大均《洗象行》:“玉河六月河水长,朝廷旧典赐洗象。”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六月,宣武门 看洗象,西湖 赏荷。”参阅 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皇都杂记·洗象》。
[ xiǎo xiàng ]1.《易经》各卦附有《象传》,其中说明每卦各爻的叫“小象”。2.薰炉。造形似象,故名。
[ xiàng xī ]1.象和犀。2.指象牙和犀角。
[ xiàng xì ]《易》的《象》传和《繫辞》传。借指《易》学。
[ xiàng xiàn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纵坐标轴把平面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个象限。右上方为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象限。
[ xiàng xíng ]六书之一。指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画一个太阳的形状“⊙”;“月”,画一个新月的形状“☽”。
[ xiàng xíng quán ]拳术类别之一。由模仿动物的神形以及表现古代某些特定人物形象的动作组成。分象形和取意两种。前者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动作为主,追求形象,技击性较差;后者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动作,技击性较强。主要有猴拳、鹰拳、蛇拳、螳螂拳、鸭形拳、醉拳等。
[ xiàng xíng wén zì ]也叫表形文字。描摹实物形状的文字。如甲骨文的“鱼”字画个鱼形( ),“目”字画个眼睛形状( )。它是最初的文字。
[ xiàng xíng yìn ]又称“肖形印”、“图案印”。刻有图案的印章。有白文,也有朱文。汉代以白文为多。图案主要是各种动物,也有人物,形象简练生动。
[ xiàng xū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