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难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qìng bǐ nán shū ]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 qìng bǐ nán shū ]犹言罄竹难书。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四:“他们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那真是罄笔难书。”参见“罄竹難書”。
[ qìng zhú nán shū ]《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 shān hé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 sù nán ]我国古医书《素问》和《难经》的并称。
[ táo lái nán wù ]《后汉书·冯衍传上》“无 桃莱 之利”唐 李贤 注:“谢息 得 桃邑 莱山,故言‘无 桃 莱 之利’也。但为‘莱’字似‘枣’,文又连‘桃’,后学者以‘桃枣’易明,‘桃莱’难悟,不究始终,輒改‘莱’为‘枣’。
[ wéi nán ]避难。
[ wēi nàn ]危险和灾难:陷于~之中。
[ xíng lù nán ]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 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 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南朝 宋 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羊曇 善唱乐,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陈去病《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安。”
[ xiōng nán ]指亲丧。
[ xùn nàn ]1.为国难殉身。2.也作殉难。
[ yàn nán zhé chōng ]指能克服困难,抗敌取胜。
[ yāo nán ]阻挠留难。
[ yōu nán ]犹患难。
[ yǒu kǒu nán biàn ]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 yǒu kǒu nán fēn ]形容很难分辩。
[ yǒu kǒu nán yán ]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 suǒ nán ]谓难以做到(的事)。
[ tóu nán ]方言。谓凡事开头难做。
[ tún nán ]1.艰难。语本《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民志应而愿税,国屯难而思抚。”唐张说《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时逢屯难,勋业成焉。”2.指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