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ōu jìng ]幽雅寂静:~的环境。树影婆娑,夜晚分外~。
[ wén jìng ](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她是个~的姑娘。
[ xí jìng ]亦作“习靖”。靖、静古通。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大过》:“奇适无耦,习靖独处。”南朝 梁 何逊《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原来这所房子,是 继之 祖老太爷晚年习静之处。”冰心《寄小读者》二十:“暑天宜习静,愿你们多写作。”
[ tián jìng ]同“甜净”。王统照《沉思》:“走到沙发边,却有一种芬香甜静的气味,触到了他的嗅觉。”
[ xiàn jìng ]文雅安详。僩,通“嫺”。
[ xián jìng ]1.亦作“闲静”。安闲宁静。《荀子·王霸》:“形体好佚,而安重閒静莫愉焉。”唐 元稹《虫豸诗》序:“予所舍,又 荆州 树木洲渚处,昼夜常有翅羽百族闹,心不得闲静。”鲁迅《<朝花夕拾>小引》:“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2.娴静文静。閒,通“嫺”。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 沉全寳 ﹞年才十五,娟好閒静,即已能诗。”
[ yā méi què jìng ]形容没有一点声息。同“鸦默雀静”。
[ yā mò què jìng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 yā mò què jìng ]形容没有一点声息。同“鸦默雀静”。
[ yán jìng ]1.宁静。宋 欧阳修《鉴画》:“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2.严明而不纷扰。宋 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武陵 二年,军律严静……省地晏然。”
[ yú chén yàn jìng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 zhǔ jìng ]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