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fū ]1.抽出人或被派出去作临时性的修建、运输等事的伕役。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不知怎么搞的,连 暖水屯 的人谁该做甲长,谁该出钱、出伕,都得听他的话。”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六场:“张小六 出伕走了好几个月,也许她忘了 张六 爱上了俺。”2.被逐出的赘婿。汉 刘向《说苑·尊贤》:“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朝歌 之屠佐也,棘津 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 周,九十而封 齐。”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出夫》:“《説苑》云,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按:娶妻故有出妇,赘壻则有出夫。太公汲 人,避 紂 于 东海,为赘壻,又被出耳。”
[ chū fú ]出了伏天;伏天结束:一~,天就凉快了。
[ chū fú ]1.谓居丧到期,除去丧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裴政 出服,问讯 武帝,贬瘦枯槁,涕泗滂沱。”2.在五服之外。指血亲关系已出五代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我道:‘是老十房的,到了侄儿这一辈,刚刚出服。’”参见“五服”。
[ chū fù ]1.被丈夫休弃的妇女。2.休弃妻子。
[ chū gào fǎn miàn ]外出和返回都要禀告父母。《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南史·张稷传》:“出告反面,如事生焉。”《旧五代史·晋书·张仁愿传》:“兄 仁颖,梁 朝仕至诸卫将军,中年以风恙废於家凡十餘年,仁愿 事之,出告反面,如严父焉,士大夫推为孝友。”
[ chū gé ]古称公主出嫁。后来成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 chū gé ]1.言语行动与众不同;出众:在这一带,他的才学是~的。2.越出常规;出圈儿: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这孩子淘得出了格。
[ chū gōng ]出发上工;出勤:时间不早了,该~了。他每天~,从不请假。
[ chū gōng wàng sī ]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 chū gōng pái ]入厕前领取的牌子。
[ chū gòng ]1.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浙江 温州府 曾有一个廪膳秀才,姓 韩 名 赞卿,屡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出贡,到京赴部听选,选得 广东 一个县学里的司训。”《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随岑庵 却认得 金东崖,是那年出贡进京,到监时相会的。”2.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儒林外史》第五回:“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