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ò cān guān ]能在朔日(旧历每月初一)朝参的官员。
[ sòng guān ]送交官府。《三国志·魏志·田豫传》“虽殊类,咸高 豫 节”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輒送官。”《宋史·职官志十二》:“詔罢天下职田,悉以岁入租课送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昨夜那几个贼如何送官究治,我也不及去打听了。”徐哲身《反啼笑因缘》第四回:“口上虽说送官严办,其实却在那儿私刑处治。”
[ tān guān wū lì ]指贪污受贿的官吏。
[ táo guān ]1.隐居不仕。明 王思任《阶成夜步有举怡春堂韵者》:“几年姓字幸逃官,长怪 东山 起 谢安。”2.弃官逃跑。《荡寇志》第一○八回:“大义 务要盘问底里,祥麟 只得将逃官之后……一一説了。”
[ tàn guān jiǎn ]唐 宋 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 tiě guān ]古代官名。主管铁器铸造等。《管子·海王》:“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一刀,若其事立。’”郭沫若 等集校:“铁官之职疑 春秋 末年已有之。”《史记·酷吏列传》:“赵国 以冶铸为业,王数讼铁官事,汤 常排 赵王。”宋 洪迈《容斋续笔·汉郡国诸官》:“今略以《地理志》所载言之,凡铁官三十八,盐官二十九,工官九,皆不暇纪其处。”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汉武帝 收回冶铁业,在全国重要产铁地设铁官,冶铸农器与兵刃。”
[ tiě guān qián ]东汉 公孙述 在 成都 自立为 蜀王,设铁官所铸之钱。
[ tōng guān ]1.谓通理各种政务,不专一职之官。2.达官,显官。
[ tóng kǎo shì guān ]元 代称科举考试时协同考试官工作的官员。相当于 明 清 的副主考。
[ tuì guān ]犹辞官。元 张养浩《雁儿落兼清江引》曲:“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 长安 道。”
[ wài guān ]1.古指外朝卿大夫。《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 注:“九品,九卿。《周礼》:‘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2.宫外百官。非近侍之臣。与内官相对。《周礼·春官·世妇》:“凡内事有达於外官者,世妇掌之。”《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懣。”颜师古 注:“外官谓非侍卫之臣也。”3.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参阅 清 王先谦《汉书补注》。《隋书·百官志下》:“诸省及左右卫、武侯、领左右监门府为内官,自餘为外官。”宋 梅尧臣《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翰林职清文字稀,不比外官烦应接。”《平山冷燕》第四回:“他们外官输了,尚犹自可,我一个翰林院,若做不过他,明日如何典试?”4.地方官。与京官相对。《后汉书·孝章帝纪》:“尧 试臣以职,不直以言语笔札。今外官多旷,并可以补任。”《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 太和 二十有二年﹞夏四月甲寅,从征武直之官进位三阶,文官二级,外官一阶。”唐 张籍《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诗:“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宋 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知者谓去此近职改为外官,非美也。其不知者谓有何奇功加此厚禄,非宜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外官看得一班京官都是穷鬼,老实説,八千银子谁看在眼里!”
[ wài lián guān ]指科举乡试、会试时在考场担任提调监试等事务的官员。
[ wáng líng guān ]道教奉祀的神。又称“玉枢火府天将”。相传姓 王 名 善,宋徽宗 时人,曾从 林灵素 弟子 萨守坚 传符法。
[ wò guān ]官名。汉 置。主管均输,初属少府,后属大司农。一作“干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内史,秦 官,掌穀货……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準、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颜师古 注:“如淳 曰:‘斡音筦,或作干。斡,主也,主均输之事,所谓斡盐铁而榷酒酤也。’…… 如 説近是也。”
[ wú guān ]1.没有官职。《左传·定公四年》:“武王 之母弟八人,周公 为太宰,康叔 为司寇,聃季 为司空……五叔无官。”唐 李山甫《山居》诗:“邻居皆学稼,客至亦无官。”清 袁枚《销夏》诗之一:“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2.谓不必备员,有其人则充之。《汉书·百官公卿表》:“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舜 之於 尧,伊尹 於 汤,周公、召公 於 周,是也。”颜师古 注:“不必备员,有德者乃处之。”
[ 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