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平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píng chù ]1.平坦的地方,坦途。唐 曹松《赠镜湖处士方干》诗:“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惟是屈声多。”2.平常之处。《新唐书·孟郊传》:“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云。”3.平等相处。《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题了钦差出去,凭他巡抚、巡按都是平处。”4.评判裁决。《汉书·杜周传》:“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輒下 延年 平处復奏。”颜师古 注:“先平处其可否,然后奏言。”《后汉书·史弼传》:“乞露臣奏,宣示百僚,使臣得於清朝明言其失,然后詔公卿平处其法。”
[ píng chuān ]地势平坦的地方:~广野。一马~。
[ píng chūn ]仲春。
[ píng cí ]1.犹平语。宋 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上曰:‘公武 言卿党 思退,朕谓平词出朕意。’固却其章,仍徙户侍矣。”参见“平语”。2.即评话。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评话盛於 江 南,如 柳敬亭、孔云霄、韩圭湖 诸人,屡为 陈其年、余澹心、朱竹垞 所赏鉴。次之,季麻子 平词为 李宫保 卫 所赏。”
[ píng cuì ]平和纯粹。多用以指人的精神品格。
[ píng cún ]犹言在世,健在。
[ píng cuō ]犹言踏平。
[ píng dài ]谓平反免罪。
[ píng dàn wú qí ]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 píng dàn ]见“平淡”。
[ píng dāng ]公平允当。
[ píng dàng ]1.见“平荡”。2.亦作“平盪”。扫荡平定。《后汉书·梁统传》:“高帝 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南朝 宋 鲍照《建除》诗:“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唐 康骈《剧谈录·裴晋公天津桥遇老人》:“臣请以一詔追兵,可以平荡妖孽。”唐 杜牧《感怀》诗:“勃云走轰霆,河南 一平盪。”《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取来年渡河,先斩 朱玫 李昌符,然后平盪 朱温。”
[ píng dào ]1.犹评议,评说。2.平正之道;平坦之道。3.星官名。属角宿,角宿一、二的东西两星,即室女座θ、m两星。
[ píng děng fǎ huì ]佛教语。即无遮会(梵文意译)。原意为五年一次的大斋会。谓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南史·梁纪中》:“帝幸 同泰寺,设平等法会。”
[ píng dí ]旧时指官府在丰收时用平价买进谷物,以待荒年卖出。
[ píng dí ]平定荡涤。
[ píng dǐ zú ]见“平足”。
[ píng dì ]1.把土地整平:播种前要翻地、~。2.平坦的土地:找一块~修操场。
[ píng dì dēng yún ]比喻境遇突然变好,顺利无阻地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地位。同“平地青云”。
[ píng dì fēng bō ]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或变化。唐刘禹锡《竹枝词》:“等闲平地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