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áng shè ]天子或诸侯的行宫。《周礼·夏官·土方氏》:“王巡守,则树王舍。”《左传·哀公八年》:“微虎 欲宵攻王舍。”
[ wáng shè chéng ]1.地名。即古 印度 曷罗闍姞 利呬城。传说其西南 佛陀迦雅 为 释迦牟尼 成道之地。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石柱东北不远,至 曷罗闍姞利呬城(唐 言 王舍)……时 吠舍釐王 闻 频毗娑罗王 野处寒林,整集戎旅欲袭,不虞边候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於此,故称 王舍城 也。”唐 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王舍城 之宫闕,白玉犹存;给孤独 之园林,黄金尚在。”2.常借指佛国、佛寺。唐 广宣《驾幸圣容院应制》诗:“大 唐 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明 汤显祖《欲游栖霞寺不果》诗:“金陵 王舍城,摄山 有佳景。”
[ wáng shēng wà ]同“王生韤”。汉廷尉张释之,尝与公卿聚会,处士王生袜解,使释之结袜。公卿责王生辱廷尉,王生曰:"吾故聊使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释之。事见《汉书.张释之传》。后用为礼贤下士之典。
[ wáng shí ]1.犹良时。2.谓旺盛之时。
[ wáng shí fǔ ]元代戏曲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西厢记》塑造了红娘、崔莺莺等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艺术形象。
[ wáng shǐ ]天子或王侯的使者。《左传·宣公九年》:“九年春,王使来徵聘。”《汉书·枚皋传》:“﹝ 枚皋 ﹞年十七,上书 梁共王,得召为郎。三年,为王使。”明 戴良《苦斋》诗:“享歇宠王使,集藜奠皇家。”
[ wáng shì ]天子的士民。语出《书·多士》:“周公 初于新邑 洛,用告 商王 士。”孔 传:“周公 致政明年三月,始於新邑 洛 用王命告 商王 之众士。”南朝 梁武帝《直石头》诗:“率土皆王士,安知全高尚。”
[ wáng shì tiē ]晋 王羲之 字帖。
[ wáng shì zǐ ]《南史·王僧虔传》:“僧虔 金紫光禄大夫 僧绰 弟也。父 曇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
[ wáng shì zǐ ]王太子。无论王或诸侯,其定为嗣位者皆为世子或太子,并无不同。《礼记·檀弓下》:“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於冢宰三年。”《穀梁传·僖公五年》:“尊王世子,不敢与盟也。”
[ wáng shì ]王都之集市;国都之集市。汉 焦赣《易林·大有之履》:“商人行旅,资所无有。贪贝利珠,留连王市。”汉 王充《论衡·自纪》:“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穀多,王市肩磨。”
[ wáng shì ]1.王命差遣的公事。《诗·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晋 王讚《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宋 张孝祥《题朱元顺浯溪图》诗:“去年到 浯溪,王事有期程。”2.特指朝聘、会盟、征伐等王朝大事。《易·坤》:“或从王事,无成有终。”高亨 注:“从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赏,是无成有终。”《礼记·丧大记》:“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孙希旦 集解:“王事,谓朝聘、会盟、征伐之事。”《南史·刘悛传》:“刘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宋 周密《齐东野语·何宏中》:“父 子寄 守 武州 宣寧 尉,殁王事。”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在 商 朝统治的区域里……王和国家是一体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国家事务都被称为‘王事’。”
[ wáng shì ]国王的家族。有时也指朝廷。与“公室”“私门”相区别。
[ wáng shuǐ ]一体积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混合而成的无色液体,迅速变黄,腐蚀性极强,能溶解金、铂等一般酸类不能溶解的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