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lǐ zhī jiā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 shī lǐ zhī xùn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 shū lǐ ]1.不同的礼制。《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緄乎!”《魏书·高闾传》:“故五帝异规而化兴,三王殊礼而致治。”2.特别的礼遇。《汉书·王莽传上》:“高皇帝 褒赏元功,相国 萧何 邑户既倍,又蒙殊礼,奏事不名,入殿不趋。”《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葬以殊礼,给九旒鑾輅,虎賁、班剑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輼輬车。”清 恽敬《辨微论》:“﹝ 建安 ﹞十七年而加殊礼,十八年而受九锡。”
[ shuō huà dá lǐ ér ]漫不经心的闲谈。
[ sì lǐ ]1.古代加冠、婚嫁、治丧、祭祀仪式的合称。2.旧时妇女侍奉丈夫的四项准则。
[ mù lǐ chén cān ]指早晚礼佛参禅。
[ míng méi zhèng lǐ ]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 nuó lǐ ]大傩之礼。古代在腊月举行的驱除疫鬼的仪式。清 昭槤《啸亭续录·喜起庆隆二舞》:“又於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儺礼之意,谓之《喜起舞》。”欧阳予倩《唐代舞蹈》第二章第六节:“行傩礼时,要选五百名年龄在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子,穿上红衣服,戴上假面具,扮作‘侲子’。”
[ rù lǐ ]rù lǐ ㄖㄨˋ ㄌㄧˇ繁复的礼仪。
[ ruò xiāng dǐng lǐ ]同“焚香顶礼”。清 冯桂芬《六烈祠记》:“乃集五人法座前爇香顶礼。”
[ sān lǐ ]1.古祭天、地、宗庙之礼。2.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3.指丧礼、葬礼、祭礼。
[ shèng lǐ ]1.盛大的礼仪。2.丰厚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