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ùn bǐ zhí zhèng ]指由翰林学士升任的执政大臣。
[ rùn bǐ zī ]指付给作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宋 曾慥《高斋漫录》:“欧公 作 王文正 墓碑,其子 仲仪 諫议送金酒盘醆十副,注子二把,作润笔资。”清 赵翼《稚存见题贱照有十万黄金之嘲走笔戏答》诗:“老年生计略可支,不过卖文钱、润笔资。”
[ shì bǐ ]亦作“諡笔”。谓为赠谥册书主稿。
[ shuāng bǐ ]《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汉官仪》:“尚书令僕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旧唐书·李峤传》:“﹝ 李嶠 ﹞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后以“双笔”为颂人出任官职或文才出众之词。
[ lín bǐ ]1.谓执笔之际。2.指临摹的书画。
[ lóng mén bǐ ]见“ 龙门笔法 ”。
[ lóng měng bǐ ]西岳 龙猛大士 之笔。传说于砚中磨药,点笔成金。
[ mù bǐ ]1.即毛笔。因初始的毛笔以木为管,故名。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3.指此种植物的花。
[ pèi bǐ ]1.古代一种佩挂在腰带上的毛笔。《旧唐书·李彦芳传》:“其佩笔尚堪书,金装木匣,製作精巧。”《新唐书·李彦芳传》:“其旧物有佩笔,以木为管弢,刻金其上,别为环以限其间,笔尚可用也。”2.佩带毛笔。犹言怀笔。清 曹寅《雨夕偶怀桐皋僧》诗:“晚衙鼓鼕鼕,簿牒清扰扰。佩笔二十年,画字苦不了。”
[ qiān bǐ ]用石墨或加颜料的黏土做笔芯的笔。
[ qiān bǐ huà ]用铅笔绘成的画。描绘方法和木炭画类似,但较木炭画明暗层次更分明,笔法更细致。
[ qū bǐ ]犹曲笔。因有顾忌而委曲叙事的一种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