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ō dǎng ]1.脱离开一个政党。2.放弃党员的资格。
[ tuō dàng ]指某种商品生产或供应暂时中断。
[ tuō diāo ]《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復为所司弹劾。”后因以“脱貂”形容放任不羁。
[ tuō ěr ]简慢;轻率。三国 魏 曹植《黄初六年令》:“孤小人尔,身更以荣为戚,何者?将恐简易之尤,出於细微;脱尔之愆,一朝復露也。”《北史·魏彭城王勰传》:“每欲令我一解《丧服》,自审义解浮疏,抑而不许。顷因酒醉坐,脱尔言从。”《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公昔年自 左里 还入 石头,甚脱尔。”胡三省 注:“脱尔,谓轻脱而还,不为严备也。”
[ tuō fà ]头发大量脱落,多由发癣等皮肤病引起。
[ xiào tuō yí ]笑脱下巴。极言大笑。
[ yǐng tuō ér chū ]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 zòng tuō ]1.放纵,不受拘束。2.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