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chán ]古代指春季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借指司春之神。
[ qīng chéng ]1.宋 斋宫名。一在 南薰门 外,为祭天斋宫,谓之 南青城;一在 封丘门 外,为祭地斋宫,谓之 北青城。宋 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 青城,止以青布为幕,画甃砌之文,旋结城闕。”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大梁城 南五里号 青城,乃 金国 初 粘罕 驻军受 宋 二帝降处。当时后妃皇族皆诣焉,因尽俘而北。后 天兴 末,末帝 东迁,崔立 以城降,北兵亦于 青城 下寨,而后妃内族復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清 钱谦益《向言上》:“宋 之亡也以 青城,金之亡也亦以 青城。”2.指 青城山。北周 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青城 仙洞,黄石 祠坛。”唐 郑巢《题崔中丞北斋》诗:“何年各无事,高论宿 青城。”宋 陆游《玉笈斋书事》诗之二:“剩分松屑为山信,明日 青城 有使行。”清 吴伟业《佘山遇姚翁出所画花鸟见赠》诗:“只今来 白石,当日住 青城。”
[ qīng chéng kè ]青城山 为道教第五洞仙圣地。因以“青城客”指道教信徒。
[ qīng chéng shān ]中国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中部。海拔1 600米。林木蔽天,深邃宁静,以幽闻名。多名胜古迹。
[ qīng chéng zhī huò ]指 宋 朝 徽 钦 二帝被 金 俘虏和 金末帝 被 元 俘虏事。
[ qīng chī ]1.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青龙。2.喻盘屈的树身。3.宫殿佛寺陛阶上刻凿的饰物。因常用指宫殿、佛寺。4.碑碣上的螭头装饰。因借指碑碣。
[ qīng chí ]1.水色清澈的池塘。2.喻指明净的天宇。
[ qīng wū jīng ]相传 青乌子 著《相冢书》,后泛称堪舆学著作为“青乌经”。《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梁廷栋传》:“已则挟《青乌经》,登山临水以颐养天年,为隐君子焉。”
[ qīng wū zǐ ]1.传说中的古代堪舆家。或说黄帝时人,或说秦汉时人。2.乌鸦。
[ qīng wú ]1.杂草丛生的草地。2.形容杂草丛生貌。
[ qīng wú ]梧桐。树皮色青,故称。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一:“坛上列植垂龙之木,似青梧,高十丈。”南朝 宋 鲍照《秋夕》诗:“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唐 李白《陌上桑》诗:“寒螿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 qīng wù ]雾气,烟雾。雾色如紫,故称。
[ qīng xī ]1.亦作“青谿”。1.碧绿的溪水。唐 杜甫《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唐 卢鸿一《嵩山十志·樾馆》诗:“紫巖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蔦兮千古色。”2.古县名。今 浙江省 淳安县。北宋 方腊 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 淳安。宋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孙覿《韩世忠墓誌铭》曰:‘宣和 初,妖人 方腊 起 青溪,不旬朝,众万数,破 衢、婺、杭、睦、歙 五州,江 淮 大震。’”3.古水名。指 三国 吴 在 建业城 东南所凿 东渠。发源于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锺山 西南,流经 南京 市区入 秦淮河,曲折达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年久湮废,今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亦犹 蒋侯 三妺,青谿 之轨跡可寻;虞帝 二妃,湘水 之波澜未歇。”宋 周必大《记金陵登览》:“城中 青溪,入 秦淮 颇堙废。”清 王士禛《秦淮杂诗》之六:“青溪 水木最清华,王 谢 乌衣 六代夸。”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内。以源出 青山,故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沮水》:“沮水 南逕 临沮县 西,青谿水 注之。水出县西 青山,山之东有 滥泉,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故以 青谿 为名。”唐 骆宾王《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五岳栖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贞遁,寂寞沧海之滨。”5.山名。在今 湖北省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