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án tǔ ]1.犹抟埴。2.指抟土作人。
         
                
            
            [ tuán tǔ zuò rén ]女娲 捏土造人的传说。
         
                
            
            [ wù tǔ ]1.土地所产的物品。2.选择合适的土地。3.指土地。
         
                
            
            [ xiāng tǔ ]1.指佛土。2.宫廷内泥土的美称。
         
                
                
                
            
            [ xiè tǔ ]古代房屋盖成后酬谢土神的一种祭祀形式。明 李贽《移住上院边厦告文》:“今尚未塑佛,未敢入居正室,且亦未敢谢土。”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二:“《东观汉记·钟离意》:‘出奉钱,使人作市屋,既成,谓解土,祝曰。’案:即今所谓谢土也。”参阅 汉 王充《论衡·解除》。
         
                
            
            [ xīng tǔ ]古时以为山川之精,上应星辰,故以星宿分主九州地域或诸侯封域。这些地域或封域即称星土。
         
                
            
            [ xián tǔ ]1.口含泥土。2.古代臣下请求死罪的一种表示。
         
                
                
                
            
            [ yī péi tǔ ]同“一抔土”。唐 陆龟蒙《筑城词》之二:“城上一培土,手中千万杵。”《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吾思之熟矣,终不负 永陵 一培土,餘无所知!”胡三省 注:“一培土,犹言一冢土也。”
         
                
            
            [ yáo tóu tǔ pī ]指未经烧制的砖瓦土坯。
         
                
                
            
            [ yǒu tǔ ]1.有土地;有封地。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 tián tǔ ]1.开垦的或耕种的土壤。2.〈方〉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