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ǐn dù ]一国应他国的请求,将在其境内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判刑的人移交给他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是一种国家行为。一国是否接受他国的引渡请求,由该国自行决定,除非负有条约义务。可以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有罪犯国籍所属国、犯罪行为地国和受害国。主要指普通刑事犯罪的引渡。政治犯不引渡。
[ yǐn duǎn tuī cháng ]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 yǐn é ]旧时各盐区官盐运售的额数。因以“引”计算,故称。
[ yǐn ér bù fā ]《孟子·尽心上》:“引而不发,跃如也。” 拉开弓,搭上箭,不射出去,做出跃跃欲射的姿势,以便让人学习,体会射箭的技能。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或控制。引:拉弓。发:射箭。
[ yǐn fā ]引起;触发:天象观测~了大家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
[ yǐn fàn dà shī ]寺庙中净槌的戏称。餐前击之召唤僧众就食,故称。
[ yǐn fēn ]1.引决;自杀。《三国志·吴志·孙晧传》“甘露 元年三月,晧 遣使随 绍 彧 报书”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吴录》:“孙峻 使詰 南阳王 和,令其引分。”《旧唐书·韦嗣立传》:“心徒痛其寃酷,口莫能以自明,或受诛夷,或遭窜殛,并甘心引分,赴之如归。”《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十年》:“将军 薄昭 杀 汉 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 不肯。”胡三省 注:“引分,犹言引决也。”2.犹引咎。唐 韩愈《泷吏》诗:“官不自谨慎,宜即引分往。”
[ yǐn fēng chuī huǒ ]引:招来。利用风来吹火,使火越烧越旺。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 yǐn fú ]亦作“引伏”。认罪,服罪。《魏书·樊子鹄传》:“太山 太守 彭穆 参候失仪,子鵠 责让 穆,并数其罪状,穆 皆引伏。”《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掠治日急,垂 愍之,私使人谓 段氏 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置对,无一语罣人,惟自引伏。”明 马愈《马氏日抄·徐尚书》:“有富室某併其乡某甲田产,诬以人命,甲不胜拷掠,自引服。”
[ yǐn gōng ]1.拉弓。2.持弓。谓善于骑射。
[ yǐn gǒu rù zhai ]犹言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 yǐn gǔ yù jīn ]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 yǐn gǔ zhèng jīn ]用古代的经验教训,证明现实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