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dòng ]岩洞。北周 庾信《明月山铭》:“风生石洞,云出山根。”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八三:“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元 刘詵《征夫叹》:“贼来多如云,石洞穿千嶅。”《广西风物志·榕荫古渡》:“对岸一山,卓然独秀,山上有一天然贯穿的石洞,名叫 穿岩。”
[ shí dòu ]1.石和斗。量器。借指数量。2.美石琢成的酒器。
[ shí duān míng ]游戏寓言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石砚起的名称。
[ shí dùn ]又称蛇笼。用以阻止水流的盛石竹笼。
[ shí è ]石灰的别名。见 明 李明珍《本草纲目·石三·石灰》。
[ shí ěr ]附着在石面的地衣类植物,可食。
[ shí fá ]大竹筏或大木筏。石,通“硕”。
[ shí fān ]珊瑚虫的一种。呈树枝形,骨骼为角质,著生于海底岩礁间。骨骼中之红色节片可为装饰品。
[ shí fāng ]1.采石、填石或运输石头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来计算,一立方米称为一个石方。2.上述工作叫石方工程,有时也简称石方。
[ shí fēi ]石洞的口。形似大门敞开,故称。亦借指隐者所居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