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án xià ]黄泉之下,指阴间。见〖黄泉〗。
[ ruò xià jiǔ ]酒名。因产于 乌程县 箬溪 北岸之 下箬,故名。
[ shàng tì xià líng ]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 shàng xià ]1.在职位、辈分上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机关里~都很忙。孩子考上大学,全家上上下下都很高兴。2.从上到下:摩天岭~有十五里。我~打量着这位客人。3.(程度)高低;好坏;优劣:不相~。难分~。4.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致是这个数量:这里一亩地能有一千斤~的收成。5.从低处到高处或从高处到低处:山上修了公路,汽车~很方便。
[ shàng xià chuáng ]汉 末 许汜 遭乱过 下邳,见 陈登,登 轻视 汜,自上大床卧,使 汜 卧下床。后 汜 以此事告 刘备,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所采,是 元龙(陈登 之字)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后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悬殊。元 方回《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人物真高絶,何徒上下床。”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去岁秋暮,余于此间偶见古拓照片一帙……举与 民国 八年 上海 艺苑真赏社 所印行 安氏 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 天一阁 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 shàng xià hé hé ]谓上下融洽。
[ shàng xià máng ]清 雍正 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上期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合称“上下忙”。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考三》。
[ shàng xià píng ]《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上、去、入各为一卷,平声因字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简称“上下平”。参阅 清 陈澧《切韵考》。
[ shàng xià qí shǒu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 shàng xià tóng mén ]上下:指上一辈与下一辈。姑婿与侄婿的互称。
[ shàng xià tóng xīn ]上下一心。
[ shàng xià tóng yù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 shàng xià wén ]指文章或说话中与某一词语或文句相连的上文和下文:这个词的含义联系~不难理解。
[ shàng xià yī xīn ]上上下下一条心。
[ shàng xián wǔ,xià dēng sān ]意谓 汉 德浩荡,等同 五帝,而居 三王 之上。或谓 汉 德不及 五帝 而胜于 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鸣和鸞,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咸同於 五帝,登 三王 之上。”司马贞 索隐引 李奇 曰:“五帝 之德,汉 比为减;三王 之德,汉 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曾琦)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来曼梭,自比吾家 国藩,或许还是他的客气罢?”
[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 shàng yì xià lòu ]指上富下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