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g mì ]茂密;茂密的草木。南朝 宋 范晔《乐游应诏诗》:“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嶇嶔。”北周 庾信《小园赋》:“拨蒙密兮见牕,行欹斜兮得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七年》:“草木蒙密,地气鬱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申氏》:“见垣下禾黍蒙密。”
[ míng mì ]1.明快而又严密。《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 之兴会标举,延年 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2.详尽周密。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备。”
[ pú mì ]蒲 与 密,古二县名。春秋 时,子路 治 蒲 三年,有政绩,孔子 入其境,三称其善。见《孔子家语·辩政》。东汉 时,卓茂 为 密 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见《后汉书·卓茂传》。后常用“蒲密”指教化盛行的地方。晋 陆机《演连珠》之三二:“蒲 密 之黎,遗时雍之世。”《宋书·良吏传序》:“莅民之官,迁变岁属,灶不得黔,席未暇煖,蒲密 之化,事未易阶。”唐 张说《徐高御挽歌》:“蒲 密 遥千载,鸣琴始一追。”
[ suì mì ]1.又如:深邃。2.精密;精深。
[ tuì cáng yú mì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 qiāo qiāo mì mì ]不声张,不让人知道。
[ sān mì ]佛教密宗以结印为身密,诵呪为语密,观理为意密。“三密相应”为修密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