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róng ]城市的面貌(指街道、房屋建筑、橱窗陈列等):北京~比前几年更加壮观了。
[ shì rù ]古代市集分早、午、晚三市。市有门,每次入门交易,称为市入。《周礼·地官·司市》:“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郑玄 注:“凡市入,谓三时之市,市者入也。”
[ shì shāo ]市镇街道的尽头。《水浒传》第四回:“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癸丑嘉定纪事》:“﹝ 吴林 ﹞出市梢后,遣各勇回城,独带亲信勇数人赴 沪。”
[ shì shāo tóu ]街市尽头。《水浒传》第七四回:“燕青、李逵 只得就市梢头赁一所客店安下。”
[ shì sháo ]市制容量单位。一市勺等于一市升的百分之一。简称勺。
[ shì shēng ]街市上喧闹嘈杂的声音:恬静的乡村没有那种扰人的~。
[ shì shī ]古官名。“司市”的别称。掌市场管理。《周礼·地官·司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胥师贾师涖于介次而听小治小讼。”郑玄 注:“市师,司市也。”《荀子·解蔽》:“农精於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於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参见“司市”。
[ shì dàn ]市制容量单位,一市石等于一百市升。
[ shì shí ]1.商店出售的食品。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市食点心,凉暖之月,大概多卖。”宋 周密《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太上宣索市食,如 李婆婆 杂菜羹、贺四 酪面、臟三 猪胰、胡饼、戈家 甜食等数种。”2.买食物。宋 倪恩《经鉏堂杂志·衣食》:“衣弊而人必笑,故善处贫者节食以完衣,不善处贫者典衣而市食。”
[ shì shǔ ]管理市场的机构。唐 韦述《两京新记》卷三:“市内店肆如东市之制,市署前有大衣行,杂糅货卖之所。”《新唐书·百官志三》:“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
[ shì shuì ]市场的赋税。《宋书·武帝纪下》:“又以市税繁苦,伏量减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以市税重滥,更定樢格,以税还民。”
[ shì sī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丝等于十万分之一市尺,通称丝。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丝等于百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百六十万分之一市斤,通称丝。
[ shì sī ]1.即司市。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又叫市师。《周礼·地官·司市》:“凡会同师役,市司帅贾师而从,治其市政,掌其卖儥之事。”郑玄 注:“市司,司市也。”孙诒让 正义:“与上文称市师同,以其非正官名,故或曰市师,或曰市司,无定称也。”《唐律疏议·杂律·市司评物价》:“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2.宋 代称评定物价的机构。《宋史·食货志下八》:“置市司估物价低昂,凡内外官司欲占物价,悉於是乎取决。”
[ shì sǐ ]在闹市处死。指弃市,古代死刑之一。《初学记》卷二十引《淮南子》:“拘囹圄者,以日为脩,当市死者,以日为短。”按,今本《淮南子·说山训》作“死市”。《释名·释丧制》:“市死曰弃市。市,众所聚,言与众人共弃之也。”南朝 宋 鲍照《咏史》诗:“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 shì sú ]1.谓城市一般人。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公忠者雕以正貌,姦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於市俗之眼戏也。”2.庸俗;俗气。《红楼梦》第五六回:“寳釵 道:‘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先生自然不能同太太摆在一起,他在客人的眼中,至少是猥琐,是市俗。”
[ shì suàn ]向市民、商店征收的赋税。《宋史·孙永传》:“吏欲使都人、列肆输钱以免直…… 神宗 虑立法未尽,詔 永 及 韩维 究实。永 奏言:‘市算下逮锥刀,为人患苦。’”
[ shì tiào ]出售粮食。《管子·国蓄》:“岁适美,则市糶无予,而狗彘食人食。”《宋书·索虏传》:“三州之民,各安其业,以就农桑。有饥穷不自存,通其市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