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fú ]汉 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视之不察,以白为黑。”后因以“石浮”喻是非颠倒。
[ shí fù ]1.即石女。汉 扬雄《太玄·廓》:“次三廓无子,室石妇。”范望 注:“妇而无子,阴不合也,故谓之石也。”参见“石女”。2.妇人石像。唐 白居易《蜀路石妇》诗:“道傍一石妇,无记復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3.望夫石。传说古有贞妇望夫不归,化而为石。唐 鲍溶《期尽》诗:“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元 杨维桢《<石妇操>序》:“石妇即望夫石也,在处有之。诗人悲其志与 精卫 同,不必问其主名也。”
[ shí fù ]一种海生软体动物。俗称鲍鱼。肉味鲜美;壳入药,并为镶嵌螺钿的材料。
[ shí gān ]1.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2.蝙蝠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天鼠屎》。
[ shí gǎn dāng ]1.旧时家门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或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当”三字,民间以为可禁压不祥。《急就篇》卷一:“石敢当。”颜师古 注:“卫 有 石碏、石买、石恶,郑 有 石癸、石楚、石制,皆为 石氏 ……敢当,言所当无敌也。”宋 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四:“庆历 中,张纬 宰 莆石,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 唐 大历 五年县令 郑 押字记。’今人家用碑石,书曰‘石敢当’三字镇於门,亦此风也。”明 陶宗仪《辍耕录·石敢当》:“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衝,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鐫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2.借指勇将。清 黄遵宪《李肃毅侯挽诗》之二:“平生自詡 杨无敌(杨业),诸将犹夸石敢当。”
[ shí gàng ]亦作“石矼”。石桥。一说为置于水中供人渡涉的踏脚石。
[ shí gāo ]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aSO4·2H2O。透明或半透明结晶体,白色、淡黄色、粉红色或灰色。大部分为天然产,用于建筑、装饰、塑造和制造水泥等。中医用作解热药,农业上用来改良碱化土壤。也叫生石膏。
[ shí gōng ]1.开采石料或用石料制作器物的工作。2.做这种工作的工人。也叫石匠。
[ shuǐ kū shí làn ]极言历时长久。
[ shuǐ luò shí chū ]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 liáng shí ]指粮食。以石计量,故称。明 沉榜《宛署杂记·圣谕》:“九月,説与百姓每,秋成后须要积蓄多餘粮石,以备荒歉。”《清会典事例·户部·积储》:“凡旗仓额储仓粮,每年出陈易新,将额储变色粮石,照时价减银平糶。”
[ lián shí ]1.相传 汉 末 吴郡 陆绩 为 郁林 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镇之。至 吴,弃石于 娄门 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石留民间,至 明 时犹存。弘治 中巡按御史 樊祉 使人移置察院之侧,作亭覆之。命名为“廉石”。清 康熙 间 陈鹏年 为 苏州 太守,修葺郡学,将石移至郡学内,为 苏州 古迹之一。参见“鬱林石”。参阅 唐 无名氏《大唐传载》、明 侯甸《西樵野记·郁林太守石》、清 朱象贤《闻见偶录·廉石》。2.比喻清廉的家风。清 钱谦益《陈大绶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之寒毡未改;门庭寂若,传家之廉石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