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行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nián xíng ]1.行年;年纪。魏 曹丕《与吴质书》:“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2.年纪和行辈。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三》:“此 用修《词品》中第一误处。蜀 草堂 始自 子美,李 於 杜 年行俱先,詎肯以其 草堂 名集。盖 杨 以 李 为 蜀 人,故傅会其説。”
[ mì xíng ]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
[ nèi rù háng zhǎng ]北魏 官名。皇宫中卫队长官。《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一年》:“内入行长 代 人 陈建 以身扞之,大呼奋击,杀 胡 数人,身被十餘创,魏 主乃免。”胡三省 注:“内入行长,魏 官也。盖选勇力之士,入直禁中,行长则其部帅也。行,户刚翻。长,知两翻。”
[ pán xíng ]盘旋而行。
[ pán xíng ]行步缓慢摇摆貌。宋 叶适《草庐先生墓志铭》:“面於 方山,木或春彫,草或冬蕃,井不先汲,炊不蚤熟,蹣行株坐自若也。”清 包世臣《与杨季子论文书》:“而戾者乃欲颠倒条理,删节助字,务取詰屈,以眩读者。是何异自憾状貌之无以过人,而抉目截耳,折筋刲脇,蹣行於市,而矜詡其有异於人人也耶?”
[ qǐ xíng ]动身;起程,出发。
[ qiān xíng ]1.古代集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礼节,包括出入坐起、列队行进等。2.谓改正其行为。
[ qián yán wǎng xíng ]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 pín xíng ]1.并行。2.临行。
[ qì xíng gǎi yè ]抛弃原来职业,改从新的职业。
[ ǒu xíng ]结伴同行。
[ qiáo xíng jìng ]不正当的行为。
[ qín xíng ]1.努力实行。2.勤于行走。3.方言。旧时北京一带对旅馆饭店服务人员的俗称。
[ qǔ xíng ]1.曲行:邪行。2.麴行:酒店。
[ qū xué bì xíng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 rú xíng ]1.儒家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礼记·儒行》:“哀公 曰:‘敢问儒行?’”南朝 梁 刘峻《辨命论》:“瓛 则 关西 孔子,通涉六经,循循善诱,服膺儒行。”鲁迅《坟·寡妇主义》:“这种言动,自然也许是合于‘儒行’的罢。”2.指合乎儒教的言行。唐 刘长卿《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诗:“贾生 年最少,儒行 汉 庭闻。”3.谓斯文地慢步行走。汉 班固《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
[ rú xíng ]虫爬行。
[ sān shí liù háng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 sēng xíng ]1.谓佛门戒行。唐 赵璘《因话录》卷四:“﹝ 刘彦范 ﹞年八十,犹精强,僧行不亏。”2.称众僧。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僧行,有谁随俺?但请无虑,不管分毫失赚。”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僧 德明 游山,忽得奇菌,归以供众,毒发,僧行死者十餘人。”
[ shè xíng ]1.谓述说、展示自己的所作所为。2.施行。3.建立行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