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ě shuāng zī ]1.霜雪般的姿容。2.花木不畏严寒的姿态。3.比喻人高洁坚贞的品质。
[ xuě shuǐ ]1.雪化成的水。2.混合的雪和水。
[ xuě sōng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75米,叶子针形,绿色、蓝绿色或银灰色,球果卵形,树冠圆锥形,初生的叶子有白粉,像雪,是著名的观赏树种。
[ xuě tái ]古台名。故址在今 河南 开封 东南。
[ xuě tān ]水中砂石堆。因呈白色,故称。
[ xuě táng ]宋 苏轼 在 黄州,寓居 临皋亭,就东坡筑 雪堂。故址在今 湖北省 黄州市 东。宋 苏轼《雪堂记》:“苏子 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清 叶申芗《本事词》卷下:“崑山 黄由 帅 蜀 时,道经 黄州,其室 胡给事 晋臣 之女,工翰墨,游 雪堂,亲书 苏长公 前、后《赤壁赋》於壁间。”
[ xuě tāo ]1.波涛。2.指连绵起伏的深厚积雪。3.指汤色鲜白的茶水。
[ xuě téng ]1.即白藤。也省称藤。可捆束和编制器物。2.纸名。
[ xuě tiān yíng xí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