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íng shì zhǔ yì ]1.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或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潮,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否认艺术的思想内容,只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
[ wú qíng wú yì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 yì yì ]yì yì,汉语词汇,意为:犹意所译。
[ yì duàn ēn jué ]谓情谊完全决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聽説 希銓 是個癱廢的人,娶親之後,並未曾圓房,此刻又被 景翼 那廝賣出來,已是義斷恩絶的了,還有甚麽守節的道理!”
[ yì ér ]1.无血缘关系而收认为子者。2.晚唐诸藩镇主帅,多养勇武善战者为义儿,至五代其风益烈。
[ yì ér jūn ]唐 末 晋王 李克用 选择勇士 李嗣昭(本姓 韩)、李嗣本(本姓 张)、李存信(本姓 张)、李存孝(本姓 安)等为养子,任为将校,组成部队号“义儿军”。
[ yì fǎ ]元明清的古文领域,如一潭死水,无重大突破。
[ yì fāng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 yì fēn ]1.合乎道义的情分。2.泛指一般的情分。
[ yì fèn ]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满腔~。~填膺。
[ yì fèn tián xiōng ]指胸中充满义愤。
[ yì fǔ ]义理之府藏。常指《诗》《书》而言。《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南朝 梁元帝《侍中吴平光侯墓志》:“学兼义府,谈均理窟。”
[ yì fù ]两晋 南北朝 时世族豪门的依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