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ān tái ]《初学记》卷十一引 晋 司马彪《续汉官志》:“尚书省在 神仙门 内。”后因称尚书省为“仙臺”。
[ xiān tái mì fǔ ]唐武宗 迷信道教,宫中配制丹药之所称仙台秘府。
[ xiān tán ]1.指仙人住处。2.祭坛。
[ xiān tán jì ]唐 颜真卿 楷书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的省称。
[ xiān táo ]1.神话传说中供 西王母 等仙人食用的桃。《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不是妖怪,乃 王母娘娘 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2.泛称桃树或桃实。唐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3.称禁苑中的桃。唐 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 xiān tī ]登上仙界的阶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帀脚不停……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 xiān tóng ]苏格兰民间传说中的棕仙童(夜间替人做家务等工作的仙童),常出没于与世隔绝的场所和清泉瀑布之间。
[ xiān tóng xiān nǚ ]旧时迷信,丧家多于灵前左右置纸扎的男女童婢,殡葬后则焚之,称为仙童仙女。也称童男女儿。
[ xiān tóng ]1.亦作“仙童”。仙人前执役的童子。2.用为对高雅隐士的僮僕的美称。
[ xiān tuì ]1.道教称人升仙后留下的遗体。实即干尸。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至于仙蜕,余在 武夷,见其二齿、髮、手指,宛然如故,但枯槁耳。”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白云观》:“白云观,亦 元 时旧名。真人既逝之明年,其徒 清和 尹宗师 于观内搆 处顺堂,置幽宫以藏仙蜕。”2.引申谓仙人的遗物。
[ xiān wèi ]亦作“僊卫”。指护送皇帝或其灵车的仪卫。
[ xiān wèi ]亦作“僊尉”。汉 梅福 的美称。
[ xiān wēng ]1.称男性神仙,仙人。2.对道官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