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wàn ]某些低等动物(如水母)生在口旁的器官,有捕食的作用。
[ kǒu wèi ]1.对某种菜肴、味道的爱好。老舍《维生素》:“他的口胃太高了!”《花城》1981年第3期:“那主人更是向 小红 不停地招呼,说是没有好菜……不合 江 南人的口胃。”2.引申为爱好。马南邨《燕山夜话·主观和虚心》:“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现许多符合自己口胃的材料;而对于不合自己口胃的材料和意见,就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
[ kǒu wěn ]1.嘴唇;嘴。2.某些动物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3.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4.口音;腔调。
[ kǒu wěn ]嘴紧,说话谨慎。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甚么模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怎么拿婊子比起我哥哥来!再不口稳些,也不该説这么一句话!”
[ kǒu wú zé yán ]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 kǒu xián ]也叫口簧。吹奏乐器。由一个马蹄形框架中间插入一片簧舌构成。演奏者凭口腔共鸣及手指拨动簧舌发声。流行于中国东北、西南地区。
[ kǒu xián tiān xiàn ]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同“口含天宪”。
[ kǒu xiāng táng ]糖果的一种,用人心果树分泌的胶质加糖和香料制成,只可咀嚼,不能吞下。
[ kǒu xié cí gěi ]指言辞诙谐敏捷。
[ kǒu xìn ]口头转告的话:请你给我家里捎个~儿,说我今天不回家了。
[ kǒu xíng ]指说话或发音时的口部形状。
[ kǒu xiū ]〈方〉因害羞而不敢当众讲话或歌唱。
[ kǒu xuān ]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 kǒu yán ]口腔黏膜发炎的病。症状是黏膜红肿,疼痛,有时局部形成溃疡。多由消化不良,感染病菌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