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 shī ]翻译佛经的僧侣。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佛书初来,首有《遗教经》、《四十二章》、《楞伽经》,译师 汉 人,故文亦简古。”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由 年杂那古马热 任译师,翻译前此未译佛经多种。”
[ yí shī ]船上掌舵的人。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蜀 人谓柂师为长年三老。”宋 陆游《瞿唐行》:“千艘万舸不敢过,篙工柂师心胆破。”
[ yú shī ]众军,军旅。《左传·成公二年》:“寡君不忍,使羣臣请於大国,无令舆师淹於君地。”杜预 注:“舆,众也。”唐 柳宗元《祭吕敬叔文》:“边鄙不靖,俾供舆师。”《新唐书·陈子昂传》:“今復举舆师投不测,小人徒知议夷狄之利,非帝王至德。”
[ suì shī ]周 代官名。地官之属。佐遂人掌管政令戒禁。
[ tài shī ]官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后又指太子太师,即辅导太子之官。
[ tài shī chuāng ]亦称“太师槅”。一种窗棂中间密、上下疏的旧式窗子。
[ tài shī jiào zi ]一种棕顶轿子。
[ tài shī yǐ ]一种旧式的比较宽大笨重的椅子。有靠背、扶手。
[ sù shī ]1.犹常备军。2.驻扎军队。3.老成博学之士。
[ tián shī ]古时掌管农事的官员。《荀子·解蔽》:“农精於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於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於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
[ wū shī ]专门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多指男巫)。
[ xiǎo shī ]1.《周礼》乐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郑玄 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者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2.周 代指王不自出之师。《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师涖戮。”郑玄 注:“小师,王不自出之师。”3.古代帝王为贵族显宦子弟开办的低级学校的教师。《尚书大传》卷四:“小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4.受戒未满十夏之僧侣。《释氏要览·师资小师》:“受戒十夏以前,西天皆称小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廝做小师。”5.为僧人的谦称。《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 神秀 ﹞师曰:……死后乞九郎作窣堵坡於此,为小师藏骸之所。”6.为对年轻出家人的称呼。宋 王谠《唐语林·栖逸》:“﹝ 南岳 道士﹞ 良逸 母为 喜王寺 尼,寺中皆呼 良逸 为小师。”
[ xī shī ]谓遏止来犯之敌。《左传·昭公五年》:“敝邑虽羸,若早脩完,其可以息师。”杜预 注:“息 楚 之师。”
[ xíng míng shī yé ]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人来了,就到督署去求见那位刑名师爷。”瞿秋白《文艺杂著·鞘声二》:“旧时的钱谷师爷,刑名师爷,秀才,举人的饭碗实在危险得不了。”
[ xuán shī ]远征的孤军。《后汉书·皇甫规传》:“臣每惟 贤 等拥众四年,未有成功,悬师之费且百亿计,出於平人,回入姦吏。”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出师远征,其势县絶,不能相及,故曰县师。县,读曰悬。”《周书·宇文测传》:“今悬师度 河,非众所欲。”
[ wú shī zì tōng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