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ó wén ]1.罗状的花纹。2.宋苏轼戏称砚为“罗文”,并作《万石君罗文传》云:“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絶。”
[ màn wén ]随便写来,体裁形式没有一定的小文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著者是二十年以上,生活于 中国,到各处去旅行,接触了各阶级的人们的,所以来写这样的漫文,我以为实在是适当的人物。”
[ páng wén shèng yì ]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 piàn wén zhī shì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 mǎ jiā bāng wén huà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 浙江 嘉兴 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盉、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
[ mǎ jiā yáo wén huà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3年首次发现于 甘肃 临洮 马家窑,故名。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陶器常绘有黑色的花纹,图案与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
[ qǐ wén ]1.亦作“綺纹”。美丽的花纹。2.美妙的文辞。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李道昌》:“陆龟蒙和云:‘灵气犹不死,尚能成綺文。’”
[ pī wén ]1.加以文饰。2.披阅文章。3.犹言提倡文学。谓开拓重文的风气。
[ píng mín wén xué ]1.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还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有些人说:‘中国 已有平民文学’,其实这是不对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十三:“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的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2.指民间文学。
[ qiǎng wén jiǎ cù ]指假斯文。
[ pān wén lè zhǐ ]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 rù wén chū wǔ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shàng wén ]书中或文章中某一段或某一句以前的部分。
[ shàng xià wén ]指文章或说话中与某一词语或文句相连的上文和下文:这个词的含义联系~不难理解。
[ shī wén ]1.指诗歌。《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望慕结不解,貽尔新诗文。”李周翰 注:“新诗文,则此诗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2.指《诗经》的文字。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诗》文弘奥,包韞六义。”3.诗和文。唐 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尚书於 大历 初名能为诗文,及公为文,亦最长於诗。”明 焦竑《玉堂丛语·任达》:“少孤力学,能诗文,好权略,每论事,輒倾其座人。”《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个会种田的男子汉,最好会弹唱,又会做诗文。”